简析提升吸引力的高职专业设置理念探析(2)
2015-02-01 01:39
导读:三、高等 专业设置的基本思路及实践 1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思路。第一,针对区域 特点设置专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形成一套科学的面向的
三、高等专业设置的基本思路及实践
1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思路。第一,针对区域特点设置专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形成一套科学的面向的办学机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充分考虑地方、结构调整的趋势和特点,以区域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主导,本着为地方、为行业经济服务的目的来设置专业。高职院校在规划专业设置时,首先,要搞清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发展态势,研究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包括区域宏观政策发展方向、功能定位、科技水平发展、现有劳动力数量、等因素;其次,要研究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态势,一方面要搞清现有产业发展的状况,另一方面要借鉴西方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经验,预测未来产业发展的走向;最后,要明确区域内行业发展的重点,特别是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要重点加以分析,并以此作为规划专业设置的前提。高职院校应针对本地区经济结构与布局的发展规划、发展及科技进步对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做好人才市场需求状况的中长期研究,适时开发新专业,调整老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培养企业急需人才。稳定的重点主干专业服务于区域支柱产业;新兴的具有增长强势的专业服务于第三产业;灵活的、短线专业服务于非支柱产业或特定行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只有依托于区域经济,服务于区域经济,才能培养出深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才会有稳定的生源和良好的声誉,进而办出学校自己的特色,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吸引力。
第二,紧紧围绕区域经济,依托学校特色优势专业,构建专业群。在高职教育发展的新阶段,高职院校要着力以自己的品牌专业、特色专业、主干专业为依托,开发相近专业,并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繁衍新专业,形成新的专业增长点,构建专业群、专业链,推动学校稳定发展。一是依托区域经济产业链构建专业群。专业群的布局和调整应以服务产业为目标,通过分析某个产业链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状况,构建与产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专业群体系,形成链条式专业群。高职院校要瞄准区域内具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根据自身办学条件选择并确定一些行业作为学校专业群建设和发展的依托,并进一步梳理产前产中产后、售前售中售后的产业链,以此来规划学校的专业布局,使学校的专业链与区域的产业链对接,进而形成学校特有的办学优势和特色。二是针对职业岗位(群)构建专业群。高职教育的专业是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的,与职业岗位(群)具有一致性。高职院校应紧密结合企业岗位的设置背景构建专业群,紧紧围绕某一行业的职业岗位设置相关专业,充分满足企业岗位群的需要,并力求覆盖行业岗位群,为行业企业提供全面的、立体化的人才服务。三是根据职业方向构建专业群。根据某一行业的生产、服务、、技术、等相关领域,依托学校的品牌专业、特色专业、主干专业设计专业群。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第三,密切联系行业企业,全面推进校企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充满活力的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办学体制机制。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院校应继续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完成包括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等在内的人才培养过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高职院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合作企业的沟通协调,探索建立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行业、企业等多方人士参与的“学院理事会”,制定章程,明确职责、权利、义务。理事会下设“专业设置管理与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高职院校发展规划,共同筹划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指导和协调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
理事会下设的“专业设置管理与专业指导委员会”由政府官员、行业专家、企业家、企业技术人员等各界人士组成。“专业设置管理与专业指导委员会”应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双主体”作用,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校企双方委员分工明确,企业主要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归纳整理出行业各岗位的标准,与校方共同分析拟定专业的设置和调整方案。校方要从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的角度,将需要开设的专业及课程进行整合和排序,并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保证专业设置适应企业和行业的要求。
2 南通航院专业设置的实践。南通航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国际航运业、造船业发展形势和省市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围绕水上产业链设置专业及专业群,并根据产业发展进行动态调整,形成了集造船、用船、管船、航道、港口、物流等于一体的面向水上运输产业链的专业链,打造行业特色,体现行业特点,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独树一帜,使学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有利位置。针对水上运输行业的国际化特点,学院主干专业全面与国际接轨,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国际化、课程设置国际化、学生职业技能
培训设备国际化、学生专业知识测试与职业技能考核国际化、教育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国际化、
职业资格证书与就业岗位国际化。通过主干专业与国际接轨办学,带动了其他专业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现代化建设,提升了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学院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院的吸引力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