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析普遍性原则下的高校共青团工作分析(2)

2015-02-19 01:03
导读:三、普遍性原则下的高校共青团工作应具备的三大理念 1.人本理念。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对共青团组织来说,就是要牢固树立服务青年的宗旨,把促进大


  三、普遍性原则下的高校共青团工作应具备的三大理念

  1.人本理念。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对共青团组织来说,就是要牢固树立服务青年的宗旨,把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立足青年立场,制定符合青年根本利益、促进青年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从研究、确定目标、科学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反馈直到评价,都要始终从青年利益出发,以青年满意为根本。要坚持组织引领与尊重主体相结合,把尊重青年主体放在重要位置,按照“团组织搭台、团员青年唱戏、群众性参与”的方式开展团的活动,营造浓厚的“以青年为本”的工作氛围,切实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个性化理念。个性化理念就是要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使更加具有针对性。具体来说,就是要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鼓励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进而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舞台和有利条件。需要指出的是,提倡个性化理念与倡导普遍性原则并非是对立的,普遍性原则不是“一刀切”,而是基于个性化理念的普遍性。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贯彻个性化理念是基于时代特征和学生的成才需求,更好地确保普遍性原则有效落实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立在不同学生实际特点基础上的服务才是有效的服务,才能真正落实普遍性原则的核心内涵。因此,高校团组织要把能否提供丰富的个性化服务载体作为衡量组织工作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
  3.点面理念。青年所需即共青团组织所为,高校团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对工作的要求也高。全面性是高校团工作的根本要求,但全面性需要通过各个领域中的“点”才能得以实现,点上工作的水平决定着面上工作的水平。因此,高校团组织要善于把握实际工作中的点面关系,要学会在点上体现面、在面中培育点。团的工作设计和活动开展要注意全面性,不仅要在“点”上培育和发展典型,更要善于总结归纳,从制度设计的角度在“面”上寻找大范围推广的路径,使得“点”“面”可以相互转化和促进。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四、高校共青团实践普遍性原则的三结合之路

  1.学会顺势借力,做到上下结合。当前,在全球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全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党和采取了更多的政策和措施。例如共青团中央专门启动了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行动;教育部专门下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课程教学要求》,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列为高校教学体系中。又如各级政府也纷纷出台了提供小额贷款等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通过等途径实现自我就业。在此背景下,高校共青团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紧紧抓住“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这个热点问题,积极响应上级部门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部署,开展各类目标指向明确的主题活动,充分利用有利的政策和上级的重视,做到面向全体青年开展全面的成长服务。
  2.积极拓展空间,做到内外结合。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如今的大学校园已经不再是从前的“象牙塔”:一方面,的不断发展,促使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日趋紧密,参与社会实践成为大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高度依赖新媒体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基本特征。高校共青团组织要真正践行普遍性原则,就必须对当前大学生所热衷的生活方式进行研究,不断拓展自身的工作空间,丰富为青年服务的载体和手段。一是要将共青团组织工作延伸到新兴的领域,特别是要充分认识到网络等新媒体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做到网内、网外有效结合,开辟利用网络服务学生成长的新阵地;二是要将组织和鼓励大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提高到更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寒暑假的大规模实践活动、课余自发的勤工俭学和志愿服务等,力求使实践锻炼活动覆盖到全体青年大学生,做到校内校外相结合。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3.着眼持续发展,做到前后结合。高校共青团组织要贯彻普遍性原则,就一定要立足两个持续发展。一是要立足自身组织的持续发展。不同时期的高校共青团工作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和工作重点,但是我们必须认准和坚持团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全体青年的目标不动摇,要在组织发展、政策制定等关键环节体现出团组织根本目标的可持续性。二是要立足学生的持续发展。高校共青团组织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学生发展需求来开展工作。陆昊书记曾要求高校团组织要特别注意在两个重要阶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服务,一是在新生入学阶段,团组织要帮助新生养成学习习惯、熟悉学科结构,融入校园生活;二是在大学生前期,要帮助熟悉、了解、适应社会,并准备接受来自社会的考验。
  新的时期和新的历史背景决定了高校共青团组织要以更加灵活的政策、更加丰富的手段、更加科学的眼光和更加有效的措施来更好地服务全体青年、覆盖全体青年、引领全体青年。同时,在共青团工作中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实践普遍性原则,这将成为高校共青团工作不断围绕大局谋作为、围绕中心求发展的活力之源。
上一篇:关于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探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