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析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2)

2015-03-14 01:08
导读:3.实现教师的双重身份。缺乏高素质、有实践经验的教学队伍是目前制约高校设计 实践教学的主要因素。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改

   3.实现教师的双重身份。缺乏高素质、有实践经验的教学队伍是目前制约高校设计实践教学的主要因素。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改革:采用以老带新传授经验,鼓励、选派青年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参与艺术设计实践等方式,加强对现有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聘请合作企业中优秀的一线设计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客座教授,负责教授如广告设计、印刷工艺、工程预算、加工工艺等专业课程。这种“双轨制”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技师精湛的技艺,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技艺的积极性,还能为学生提供实现学习与工作角色转换的良好,这些都是培养急需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必要途径。
   4.打破传统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校门广泛开展实践调研。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对设计项目的各个环节开展实际的调研与实践。经常带领学生到企业或中去搜集第一手资料,如到大型超市、产品生产与加工的车间或工程施工现场等地进行现场授课、设计分析以及市场预测判断。总之,要让学生在实践的一线摸爬滚打,亲身参与实际设计、开发的全过程,从中得到锻炼,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实现了由课堂向职业场所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经过两年多的反复模拟训练,许多学生在顶岗中获得相关领域设计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5.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学校和企业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机制。与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是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学校应鼓励师生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参与企业实践活动,为企业提供有偿的技术服务,以提高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进而改变艺术设计专业纸上谈兵搞科研的现状。当然,这一切的实现都有赖于学校、企业能够为艺术设计专业的社会实践与科学研究创造一体化的教学创造,提供政策上的优惠。通过这种机制所取得的成果,也必将惠及学校和企业自身。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激发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性思维

  艺术设计产业是创意产业的重要领域之一。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艺术设计必须以更积极的心态努力适应、分析市场的需求走向,追求造物的专业化,认真揣摩、分析使用者的接受心理和发展的流行趋势。因此,艺术设计教育必须从造型的“程式化”教育向设计的“创造性思维”方向发展,并在教学中有效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艺术设计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绝对不能只是教技法,而是应该使学生学会思考,能够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抓住这个核心,就可大大扩展学生设计思维的创造空间,也能极大限度地开拓学生的大脑资源,使之能应用于设计之中去。具体方法如下:
   1.兴趣是动力源。常言道:“兴趣是天才”“兴趣是智力之母”,实际确是如此。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就没有创新的自觉性,就不可能迸发出智慧和灵感的火花,也就无从挖掘潜能设计出好的作品来。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把兴趣视为设计的创造原动力,必须从设计独特的问题开始,以“疑”激趣,调动思维进入到创造性设计的“角色”之中,把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开发有机地统一起来。打破了重双基轻智力、重技能轻创造师傅带徒弟式的教学模式。
   2.开启多样思维。发散思维就是从一点出发向知识网络空间发出一束射线,打通与多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最终殊途同归到达思维的预设目标。它包含横向思维、纵向思维等多向思维。求异思维具有偶然性、独特性、多向性、变通性、流畅性的特点,即思考问题时注重多思路、多方式,解决问题时注重多途径、多方案。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针对同一问题,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层次不断地扩展、延伸,逆向深入,采用转化、变换、迁移、构造、变形、组合、分解等手法来开启设计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锻炼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最终实现学生设计水平的提高。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3.激发思维潜力。心家指出,想象是在过去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在的调节下,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分为再现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三种。而创造性又是抽象思维与想象活动的协同作用的产物。因此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此外,根据科学研究显示:人脑90%的潜在力还没有被挖掘出来,大脑皮层的利用率只有1/5,而大学生又正处于思维、形象思维急剧发展和形成的阶段。故此,艺术设计教学必须积极地去开掘头脑中的潜在能力,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丰富联想、想象,借此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四、结语

  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整合性的特点,对于提升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密切关注、深入研究当代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准确把握创意产业发展的走向,对于从制造型向创新型发展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创意产业主力军之一的艺术设计专业,如何建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头脑灵活,见解独到,富于创新的艺术设计专业高级复合人才,不仅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策,它需要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展开持之以恒的不懈探索。

上一篇:关于大学生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与补 下一篇:简论高等教育创业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