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改进应用写作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2015-03-26 01:14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浅谈改进应用写作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关键词: 应用教学 实践性 教学改革

  关键词: 应用教学 实践性 教学改革

  论文摘 要: 作为理工科院校的一门基础课,应用写作教学不仅注重理论性,而且注重实践性。本文从应用写作课程建设的现状和不足出发,分别从学校、教材、教师、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全面实施素质,是我国21世纪初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写作课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具备写作能力是现代对大学生的一种基本素质要求。能否得心应手地撰写,已成为当今社会衡量人才工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我校作为以工程类学科为主的实用型本科院校,开设应用写作课尤为重要,因为学生走出校门之后,有的进入公司从事工作,有的进入财税部门工作,但更多的是从事诸如工程、、技术、物流、操作等技能性较强的工作,这些工作都与日常的应用文写作密不可分。但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我校的应用写作课程开设较晚,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拥有这种实用性写作能力,配合我校的实践教学改革,我从学校、教材、教师、教法、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加强和改进应用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一、重视应用写作课程的建设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写作》1981年第5期《作文要道》一文中说:“大学不一定要能写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叶老的这句话,在当时就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那以后,应用写作就成了各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划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和制度的逐渐实施,新的应用文种不断增加,学习和运用应用文的热潮在国内掀起,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和研究在不断升温,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热点”。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目前,应用写作课是许多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但许多院校对其一直不够重视,把它当作普通的基础课来对待,没有重视它的特殊性,即没有把它当作一门技能来认识,在各课程中处于弱势,最主要的表现是课时安排不足,一般只有30—36课时,这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除文科类院校普遍开设这门课之外,理工科院校常常忽视应用写作课程的建设。
  二、选编更为科学的教材
  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课程教材建设是关键。目前有关应用写作的教材很多,但良莠不齐,普遍存在如下问题:首先,现有的应用写作教材体例基本遵循“基础理论”和“文体写作”两大块。而在文体写作一块,有基本依照先文体知识介绍,再例文阅读,最后习作训练。这是一种重理论轻感知的体例,有悖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其次,从教材的模块来看,一般开篇就是公文写作,接下来是事务文书、科技文书、财经文书、文书等的写作,这些文体,往往是按照一定的程式,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来填充文章内容,这对于没有任何职务、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来讲,无从下笔,更不用说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学生了。最后,由于应用型本科非中文专业的特殊性,适合的优秀教材比较缺乏,普通院校的教材往往针对性不强,而且内容老化,例文陈旧,时效性不强,教材内容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能很好地适应应用写作教学的需要。
  要解决教材不适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在现有的众多应用写作教材中,选择文种丰富、体例完善的教材,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的模块包括行政公文、公关文书、事务文书、法律文书、财经文书、会议文书、科研文书、申论八块,体例包括文种概述、(各部分)写作要点、模式应用、实例示范、指点迷津、练习案例、知识链接。这部教材文种全面,内容丰富而不繁杂。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我们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及生活储备不能符合应用写作的要求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发现“行政公文”这一部分适合中文类的本科学生,而对应用型本科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一部分对他们今后的实际工作帮助不大,因为他们很少能到各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而几乎所有的教材这一部分所占的比重都比较大。我们对文种进行了选择,对行政公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通知”重点学习,删除其他的如“命令”、“决定”等一些应用较少的文种。
  教材的选用要注意更新,伴随着新事物的产生,新政策的出台,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文种,教材的编写和选用要体现对市场的跟进性。如“申论”,它是录用中的一门基本科目,就应该收进教材。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我们还补充进了一些和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文种,如借条、收条、各类启事、书等常用的条据和文种。我发现,学习这部分很有必要,因为许多学生不会写请假条,大多生不会写借条,不是格式有误,就是措辞不当,有时意思还表达不清楚,几乎没有学生能够完全写对汉字的大写数字。这些实用性很强的日常应用文应该补充进教材。
  以上是现有教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组织教师动手编写符合专业和课程需要的校本教材,并辅以配套例文。
  三、教师加强自身建设
  与普通写作一样,应用写作教学师资欠缺。大多数高校讲授应用写作的教师多由中文专业的教师担任,这些教师往往缺乏应用写作的实际训练,他们更熟悉的是领域或领域。
  应用写作教学的应用性,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又要有比较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既能动口又能动手,最好是“双师型”教师。要达到“双师型”的标准,专业教师可到学院的行政机关兼职从事机关文字的写作工作,从实际出发,中短期结合,这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务处的大力支持。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了,就会变成既能讲又能写的“双师型”教师。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但“术业有专攻”,人的兴趣、精力、时间等是有限的。高校里优秀的应用写作专业教师匮乏的现实还会继续。我们可以尝试“资源共享”的方法,请企业里有着丰富文书写作经历的行家里手兼任应用写作教师,或者定期请他们给学生开设一些讲座,来弥补专职教师的不足。
  另外,专职应用写作教师还要注意知识的及时更新。不可否认,大多数教师是胜任工作的。但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不及时“开源”,我们的知识之“库”就会枯竭,抱着一本教材,“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时代要求,所以,教师要有时代紧迫感,开阔视野,加深对新事物、新政策的理解。
  四、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钥匙,但目前不少应用写作课程仍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有时甚至照本宣科,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不能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目前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上一篇:简析型塑当代大学生人文品格如何可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