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从多维视角看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歌性实践(2)

2015-05-30 01:41
导读:目前,随着世界多元文化的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多种文化的音乐交流也日益频繁起来,通过感受一种音乐来了解不同的文化;同时,通过认知一种文

  目前,随着世界多元文化的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多种文化的音乐交流也日益频繁起来,通过感受一种音乐来了解不同的文化;同时,通过认知一种文化,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的去聆听和体验这种音乐,不同的音乐体现出不同的民族个性,而音乐则是人类沟通的桥梁,世界的,具有全人类最共同的基础。因此民歌还是我们感受不同文化的方便之路,我们这辈子可能无法达到对所有不同语言的理解,我们却可以共同欣赏多种不同文化的音乐。例如在在连波先生所著的《国乐飘香》一书中讲到过这样一则故事:作者在美国马里兰州讲学,遇见一位92岁高龄的美国老太太,她40多年前在中国上海住了很久,能唱不少中国民歌,我们合唱了一首中国颇为流传的民歌《孟姜女》,激起了彼此的共鸣,博得了全场的喝彩,把远隔重洋的中美友谊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因此,吸收与借鉴、保存与发展应同步而行,只有在保存自己的基础上才能求发展,才能显示出本土文化的个性。从这个思想出发,对于中国的民歌发展,我们应将思考的视角放在一个多元、立交、共存、共荣的文化中,而不能窄化为相互排斥,妄自尊大。而且也只有推进民歌内容的多元化维新,才能为个性创造力与民族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打开一个新的思路,建立一个新的文化理念,让人类共同分享这个世界上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从而构建出一个斑斓多姿、五彩缤纷的民歌世界。这是世界各种文化“大同”化的一个必然趋势,“大同”的文化不是无个性的文化的混合体,不同的民族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就必须强化和挖掘自己的文化特征,在认同和接受“世界文化”的基础上,“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正如国乐之父刘天华先生所说:“一国文化断然不是抄袭别人的皮毛就可以算数的。反过来说,也不是死守老法,固执己见就可以算数。必须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中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出路来,然后才能说到进步两字。要从创造方面去求进步,表现我们这一代”。

  3在民歌实践中的未来展望

  在未来的发展中,多元音乐文化交流是民歌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这不仅仅是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之丰富营养的文化需要,也是认识自我的需要,音乐文化是在多种文化的交流中形成而发展的,在交流中往往会形成相互的吸收和融合。这种吸收和融合可以使不同的音乐文化各自保留本民族的特点和风格,在学习交流中寻找共同的音乐基础,从而强化本民族的音乐语言。歌唱家宋祖英是国人在悉尼歌剧院、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个人音乐会的第一人,她第一次和澳大利亚当地三百余位音乐家一起歌唱中国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通过这次音乐会,她把中国的民族声乐带到了异国他乡,带进了西方音乐的高雅殿堂,让主流社会人士和华人华侨欣赏到了原汁原味的中国音乐,同时也使澳洲观众亲耳听到了来自中国民族的音乐文化精粹。这次音乐会获得了圆满的成功,这是我们民族声乐的骄傲,也是中国歌唱家的骄傲,能够把中国民歌和优秀民族风格的声乐作品介绍给当地观众是音乐家的责任,这有利于中国民族声乐在国际音乐界的地位不断提升,对弘扬中国民族文化起着积极的作用。

  已走向世界,中国民族声乐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它不仅要在海外华侨华人中生根,还要在主流社会中深深扎根。这次音乐会对推动中国声乐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对中国在文化在艺术方面对世界的影响是意义深远的,这也有利于华人了解祖国的文化,增强华人之间的凝聚力和自信心,另外,这次音乐会也是给西方的乐坛带来的一股清新的空气。这就是多元音乐文化所需要的基础,我们通过它,一种音乐文化的符号来解读这个缤纷的世界,同时也通过对它不断的发展与取舍来丰富我们自己。让我们的音乐文化在世界音乐文化的之林中,有了自己的位置,凸现出自己的个性,为全人类的音乐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为这个民族获得更多的尊严与地位。

  总之,民歌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当然也就具有了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寻求本土化资源成为各个国家、各民族谋求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国策,民族所体现的文化传统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被提升到了作为人本文化重要资源的高度。从几千年来的中国音乐史及现代乃至当代的音乐现象看,我国音乐要得到真正发展和提高,必须以中华民族本士音乐为主,吸收外来音乐的营养,通过消化而用之,增强自己肌体的能量和活力。

上一篇:浅析社会需求决定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开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