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需求分析是课程设置的第一步。本文从翻译公司的招聘广告入手,分析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情况,以期为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提供一些启示。
论文关键词:社会需求;招聘广告;课程设置;翻译专业;本科
引言
需求分析是课程设置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当然,因为市场具有不稳定性,我们不能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然而。背离市场需求的课程必定缺乏合理性。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需要,那么我们的目的何在?正因如此.通过社会需求分析,或多或少能为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提供一些启示。
一、翻译学科的发展与本科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些学校开始在外国专业招收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的硕士研究生;90年代中期开始,南京大学等高校开始培养翻译方向的博士生。1997年1月,广东外贸大学设立(以下简称广外)了内地第一个翻译系。“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在2004年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学学位点的设立.标志着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地的体制中获得了合法的地位”。
从2008年起,广外开始招收翻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成为国内第二家拥有翻译学硕士、博士学位点的高校与此同时,广外首倡设置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至今为止,全国已经有大约i50所高校培养翻译方向的硕士生,20所左右高校培养翻译方向的博士生。“20多家大学以培养翻译专业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翻译学院(系)成立”。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与此同时,教育部自2006年起陆续批准一些大学设置翻译本科专业。这一举措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为“翻译学”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广外、复旦大学与河北师范大学三所高校率先获得批准.可自2006年开始招收翻译专业本科生。2007年教育部批准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设立翻译本科专业。2008年1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对外贸易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外语学院6所高校申报设置翻译本科专业的正式获得批准.可自2008年开始招生。
随着翻译本科专业的设立,一些新的问题涌现。本科专业在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等方面都不同于研究生专业.因而亟待解决一系列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等问题,从而使翻译本科专业逐步步人正轨。尤其是课程设置的问题比较突出.许多本科翻译专业(方向)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性、交叉性,课程分配失衡,体系不完整,缺少必要的课程内容,课程数量过少,翻译技能课程、应用专业课程不足,忽视母语与中国文化和翻译实战训练,缺乏语言、文化比较类课程…。此外。还存在课程设置过于重视理论、文学翻译比例过大、课程设置脱离实际等问题。翻译课程的设计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这就需要先进行社会调查和分析。
二、社会需求对翻译本科课程的启示
需求是“指望得到的东西和现存状态之间的差距”。换句话说,需求就是课程现状与期望之间的差距。需求可以分为两类: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前者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翻译能力的需求;后者指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其期望达到的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