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理性审视
1.职业价值取向的理性维度
从发展看,职业从来就是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的产物,它体现的是以社会分工为纽带的社会关系。职业不仅是个人生存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载体,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理性的职业价值取向应该符合两个基本的维度。
(1)注重职业发展并尊重职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职业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人类生存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有赖于人的职业发展,因此,之初的大学生要先克服“职业——生存”的狭隘观,树立职业发展意识;同时,要遵循职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职业多种多样,人也有差异性,只有遵循主客观条件,做到“人职匹配”,才能为就业和职业发展创造前提条件。职业发展有赖于人的发展,大学生要实现职业发展,首先要注重自我的全面发展。
(2)职业追求与社会责任承担相统一。人是社会人,个人的发展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作为社会人的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应该内蕴着社会的责任要求和个人希望,实现自我价值要求的双重内涵。马克思曾说过:“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身的完美……”、“青年择业如果只是为个人争得一个可以炫耀一番的社会地位而奋斗,那是十分庸俗和低级的,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会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完美无暇的伟人。” (P55)马克思这番论述不仅提出了青年择业时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针,而且揭示了职业道德所应达到的理想境界——为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因此,当代大学生只有将自己的职业追求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职业与人生才有意义,职业发展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
2.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积极因素
总体看来,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变化和发展,其主流是积极向上和健康的,是符合时代前进发展方向的。综述起来,主要有下列两方面的合理性:
(1)择业自主性和竞争性的增强,符合本质要求,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实现就业和职业发展。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表现中,非常突出的一个变化就是他们择业的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显著增强,这是符合历史进步要求的。我们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大学生就业制度也进行了深刻地变革,人才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大学生择业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的确立与增强,符合市场经济强调尊重人的主体性,强调自由平等和公平竞争,强调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合理配置等价值目标。大学生也只有这样,才会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自主、自强,求生存图发展。因此,大学生择业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增强,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而且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
(2)摒弃了传统职业价值观的束缚,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就业空间和职业发展空间,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
“仕农”等级职业观,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对中国社会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干部”、“公有”等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几代青年。这些传统的职业价值取向极大地束缚了人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当代大学生可以说已基本摒弃了这些陈旧的职业价值观,企业家受到大学生的特别厚爱和向往,“非公有制”单位受到青睐,一些大学生对个体户态度的转变等等。这些转变不仅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就业空间和职业发展空间,也有利于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职业文化环境,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智力支持,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3.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不良倾向
从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的表现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不良倾向也十分明显,其消极作用不容忽视,主要表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