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主体说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观

2015-06-05 02:31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浅析主体说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观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各国高等发展经验可以看出,


  摘要:各国高等发展经验可以看出,在质量观方面,存在着“经验说”、“体制说”和“力量说”类型。随着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学习者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力将得到更大提高,学习者将重新成为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主体。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观;主体说;学习者

  一、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观的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纷纷走上了各具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之路。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各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形成了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观。

  (一)经验说
  许多学者以经验为研究范式,通过对各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形成与发展经验的对比研究,总结各国经验的相似之处,因此,笔者将其称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观的“经验说”。“经验说”的代表学者很多,包括熊志翔、李守福、范文曜和马陆亭等。这些研究涉及到英国、法国、美国、荷兰、比利时及日本等代表性国家。如熊志翔提出了四个典型的欧洲高等教育管理模式——英国的多元评估型、法国的中央集权型、比利时的二元结构型以及荷兰的校外评估型。…其后,李守福等人又在以上四种模式基础上添加了美国的多元化模式以及日本的基准自律型模式。
  持“经验说”的学者还有另一种类型,即不以范式研究为目的,而是进行比较研究,探究各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发展的关键因素等。此类“经验说”的代表人物是布伦南与沙赫(Brennan&Shah)。2000年,布伦南与沙赫发表了一项对14个西方国家(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丹麦、芬兰、法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墨西哥、荷兰、西班牙、瑞典、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报告。报告提出了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机构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模式,并指出全国范围的或学校范围的教育质量管理与评估系统的建立是“权力与价值的问题”,质量管理对各术系统的内部价值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通过质量管理机制,社会的外部价值在学术体制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体制说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持“体制说”观点的学者在认识各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制度时,往往从各国高等教育宏观出发。他们认为“各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的选择与构建都是以其各自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为出发点并与之匹配的”。其分析理论框架的构建则源自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的三角协调图,即从国家权力、学术权威及三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
  “体制说”以陈玉琨教授为代表。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一书中,他根据各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发展状态,总结出三种模式——英国模式、大陆模式和美国模式。
  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英国模式的形成过程中,学术权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英国大学的质量主要由大学自己负责,具体由学术专家进行评判”。并且,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政府逐步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干预力度,但“从总体上讲,英国传统的高校自主管校质量的基本格局仍没有被打破”。而“大学负责”、“学术专家进行评判”以及“高校自主校”都说明了在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过程中,代表学术权威的学术专家、高校起到了主导作用。在大陆模式的形成过程中,政府亦即国家权力起到了主导作用,因为在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过程中,“政府对大学进行严格控制,大学的自主权很小”。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美国模式的形成与联邦政府不直接干预高校日常运作的传统及立法有关。在国家权力的较小影响下,美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由各级专门机构与民间组织发起,并在市场机制中发挥作用,联邦政府在其中的职能则是“在不干预学校自主权的前提下,进行教育经费的分配”、“学校可以依据评估结果向政府提出自己的要求,社会可以利用评估结果选择学校专业和”。可见,在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不难看出,以陈玉琨教授为代表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制说”,主要理论依据是伯顿·克拉克提出的国家权力、学术权威及市场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同主导作用。
上一篇:浅谈对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