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齐之以礼,以矩正民
以礼来约束人、规范人,是胡瑗大兴学校的又一个目的。他认为“正身”最重要的手段就是“礼”,而学校教育则可以通过“礼”教来让人知道等级,懂得规矩,明白行为规范。如果教化不行,则礼义不著,他说:“民既有栋宇以避湿燥,有衣食以御饥寒,然则教化不行,礼义不著,何以成至治之道?故司徒之官所以教也,父之未义者教之以义,母之未慈者教之以慈,兄与兄则言友,弟与弟则言恭,人子之道孝悌而已矣。夫能教此五者,则天下莫不驱顽鄙之行,而臻廉让之域也。”
胡瑗认为,“礼”是保持人们行为“合中”的调节器。他说:“人之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也。是以作为礼制以节之、教之,辨别其民之上下,安定民之心志,使为君为父为夫为长,凡在人之上者皆以恩威接于下;使其为臣子为妇为幼,凡在人之下者皆以柔顺事于上。如此则上下之分定,而人民之志固定矣。”显然,制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控制人的和节制人的行为。他认为:“君圣臣贤,上行下化,仁义礼乐著于天下,是国之文也。义母慈,兄友弟恭,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闺门之内和谐肃穆是家之文也。圣人举此文明之道,发于天下国家,以文成其治,使刑罚措而不用,兵革寝而不作也。”…所以治理国家,关键是施仁制礼。他说:“君子以至仁之德陶成天下,使一民一物莫不受其赐。是故于一家施仁,则一家之内爱敬而尊事之;一国施仁,则一国之内爱敬而尊事之,虽有鳏寡孤独穷民之无告者,均使之不失其所,如此是为众人之长也。嘉会足以合礼者,言天以盛夏亨通万物,而万物莫不茂盛,故君子施嘉美之道,使各得会聚,谓犹民物既已富庶,则不可以无节。故欲男女有别,则为之制婚姻之礼;欲上下交接而和乐,则为之制乡饮酒之礼;欲其尊君宾王,则为之制朝觐之礼;欲其笃哀戚孝思,则为之制丧祭之礼。如是之类,是君子以嘉美之道而使皆合礼也。”尤其是居于宰相之位的高官要施文明章美之道。他说:“居公相之位,内总百揆,外统九州牧伯,而又作乐以兴天下之和,制礼以正天下之序,施刑以惩天下之恶,为政以正天下之治,是皆内含章美之道,以通畅于四支,开发天下之事业,如此是文明章美之极至者也。”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