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其次,实践课有其名无其实。实践课的内容尽管在大纲里写了进去,但实际教学中缺乏应有的规范措施。实践教学在具体组织和安排上不规范、不落实,实践教学开展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多数院校都是实践课挤占理论课时,即只是在课堂上开展,并未走出课堂。
第三,实践教学主体单一。独立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中,只是思政课老师单枪独马,而且是以单门课为主,既缺乏对几门课的统筹安排,也没有其他部门的配合与协调,缺乏合力。实际上,任何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对单个的任课老师来讲都有些力不从心,甚至无法进行。
第四,政策保障措施不到位,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实践教学环节无疑都会涉及较大的资金投入和较多的投入。为此,部规定,思想课应有15元—20元的相应经费,以保障课程建设、教师考察交流、购买图书资料和实践教学活动的需要。但是,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没有划拨专项经费,实践教学难以进行。
二、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的途径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区别于传统的思政课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在教师的下,依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生活和实践、获得思想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活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资源,是指支持这一过程完成的一系列内外部一切条件的总和。主要是指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所有能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所利用的要素和实施思政课实践教学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的课程资源,包括物的资源和人的资源。物的资源,如有关实物、革命遗址,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影视资料,蕴涵着丰富内容的人物景观和自然景观,以及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等都可以作为思政课的教学资源。人的资源,这里主要指的是校内外的育人资源力量。主要指除思政老师以外的辅导员以及校团委、学生处(学工部)和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使这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开发与整合,必须做到:
(一)建立学院党委领导、教务处具体负责协调各项资源的纵向保障机制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建立各育人单位相互联系、互相配合、协调一致的科学而系统的实践育人的横向保障机制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外,育人单位还有学校党委宣传部、共青团、学工部和各系,他们的工作尽管侧重点不同,但都肩负着共同的育人目标,即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其他综合素质。但据我们的初步,目前独立学院内部的这几个部门都是各自为阵,相互联系配合很少。这显然会造成资源的分散、闲置和浪费,应当进行有效的整合,以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
(三)建立一种整合校内外各方面人力资源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队伍机制,将课内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人力资源是高校思政课取得实效的关键。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取得实效,除了应建立纵向领导机制、横向工作协调机制和经费制度保障外,还应建立一支包括思政课教师、学校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辅导员、社会实践指导老师等共同组成的教学队伍。
首先,就思政课本身来讲,四门课的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协调配合开展。高校的四门思政课内容上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每门课都有实践课时,如果将四门课的任课老师统筹安排,相互协作,在实践教学的内容、学时、学分、时间安排上都进行统一规划,这样师资力量不足的困难就可得到部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