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第一,切实转变德育工作者传统的思想观念。目前,德育工作者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还没有根本转变,不能适应网络下大学生的特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更加自主,更具个性化。但是目前大多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没能很好地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和优势,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简单搬家,在形式设计上依然单调刻板,没有突破单向灌输的模式,只是将“人灌”改成了“网灌”而已。因此,德育工作者一是要正视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充分认识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各种影响,不断更新观念,这样才能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才能赋予思想政治教育鲜活的时代特点;二是要利用好网络信息量大、功能强大、生动富有感染力的优势,坚持“趋利避害”的原则,不断进行网络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创新,在网上创造一种轻松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收到实效;三是要坚持疏导结合,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长期和艰巨的,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在网络面前,德育工作者不再具有信息上的优势和权威,因此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和利用信息,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姿态开展网上讨论,正确进行思考和判断。
第二,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法制和网络教育。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和高技术犯罪的不断增加,信息安全日显重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网络发展的趋势和所产生的道德问题,把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新内容。要尽快把网络作为高校的一门基础性教育课程,并有必要将其引入等级中,使学生将网络伦理和网络技术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认真学习并加以遵守,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自我服务的精神,促使他们成为网络社会中的道德主体,承担起维护网络社会秩序的重任。要通过切实有效的网络技术手段和手段,严密监视和检测由国际互联网入口的信息,对进入我国和高校校园的信息进行严格而有效的过滤,消除信息垃圾,开展网上“环保”工作,减少其对大学生的思想毒害。对上网学生要加强管理,建立信息反馈渠道,若发现有违反网上道德与法规的,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要将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形式,增强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自觉构筑抵制不良冲击的“防火墙”。
第三,大力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网络素质。网络素质包括对互联网的认识水平以及运用互联网技术的能力。只有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又熟悉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德育工作者才能将互联网技术灵活而有效的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提高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而现在许多德育工作者由于知识结构和技术上的缺陷,在网络环境下并不能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上海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日前对2001年度获得“上海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的100名同志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百名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中,拥有电脑初级证书的占45%,有电脑中级证书的占4%,没有证书的占51 %。回答能使用电脑的占43%,能上网查询的占64%,不会使用电脑的占9%。调查表明政工干部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和能力还不够强。应该指出的是,网络环境下的德育管理是高科技管理,必须启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监管。目前存在的一些间题,比如网站的内容更新周期长,并且与学生课堂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不多,造成师生对一些德育网站兴趣和认可度不高;对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仅局限于零星、琐碎的了解,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等,是和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分不开的。因此,加强培训,建立一支适应网络环境,既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丰富的德育理论知识,又善于运用网络工具从事管理的德育工作者队伍,是当务之急。通过培训,使德育工作者能够利用网络进行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具有对信息筛选、鉴别和使用的能力。要能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和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及时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在与学生的对等交流互动中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四,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活动,教师的参与引导不可缺少。而考察现在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参与人员结构,会发现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设置偏重于管理部门。如许多高校明确党委宣传部、学工部、保卫处和网络技术教育管理部门作为学校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机构,教学院系中参与其中的也只是院系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而真正从事大学生马列理论和思想品德教学的一线教师却被忽视,而正是这些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心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才是真正能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信息的需求,从而能提高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造成教师参与不够的原因还来自于教师自身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许多教师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对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存有偏见,有顾虑,怕麻烦,使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育脱节,使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吸引力发挥不出来。更为重要的是,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占用教师大量的课余时间,而学校又没有相应的工作量计算政策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许多教师因此感到吃力不讨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此持消极态度。因此,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要转变观念,真正从思想上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改革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育考核内容、方式、制定相应措施,把教师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计入教师工作量,鼓励教师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并给予经费支持。使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