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实践法。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改编对话进行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同时,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识。在进行模拟表演时,学生可以了解国家的人们见面的招呼语Hello } How are you?Good morning等;英国人见面常见的话题是天气,而不是像中国人那样见面时喜欢问:“你吃饭了吗?”也了解到英语国家视年龄、婚姻、收人等状况为个人隐私,特别对女士是不能随便问及这些问题的;否则,会被视为没礼貌的表现,甚至是冒犯的行为。还有,在商店、邮局、餐厅等服务场所,服务人员对顾客的招呼通常是:Can I help you?
4.比较法。教学中通过对两种文化的对比来导入文化内容。对比英、美人和中国人对恭维和谦虚的不同反应,对比不同对家族关系称谓的区别以及送礼、宴请、招待的方法和方式,让学生既了解英美的风俗习惯,又对本民族的有关做法多了一些理性的审视。
5.专门讲解法。在讲授与特定时期的、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应针对相关历史背景、人物的刻画以及性格的分析进行专门讲解;否则,学生不了解故事发生的来龙去脉,很难准确把握相关人物的情感与。
6.文化讲座法。定期、限时、有的放矢地结合某一章节进行一次或一系列讲座,如第一学期开设“英国概况”讲座,第二学期开设“美国概况”讲座。每门课程都应设计一系列相关的专题。文化讲座可以将支离破碎的文化信息重新整合,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这种讲座可以给学生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还可以训练和提高他们对相关事物和现象的领悟能力。
7.利用图片展示法。此法可以展示说明某一个文化现象或具体操作。英国艾冯河畔的斯特拉特福沃里克郡(Stratford-upon-Avon )是莎士比亚的故乡,那里每年都要举行别具特色的纪念活动,相关图片资料应该不难查找;板球(cricket)是英国最普及的夏季运动,18世纪初就有人玩了。通过图片展示,学生可以获得对这一运动更直观的认识,还可以介绍此项运动是如何风靡全国的,等等。
8.信息资源利用法。在信息日益开放的今天,通过广播、书刊杂志、电脑网络,我们即使足不出户,也能领略外国文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媒体网络,了解相关异域文化内容。譬如,提供一些网址,让学生查阅某些重要节假日的来历,了解各国人们是如何度过这些节日的,等等。
三、初步的结论
我国的教学之所以长期为人垢病,主要原因正像李岚清同志在一次全国外语教学座谈会上所指出的“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究竟该如何提高外语学习效率呢?我们首先要从外语教学思想的角度对传统的做法进行反思。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新形势下外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外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势在必行。
实现跨文化交际是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质量和学生的外语语用能力,是跨世纪的中国面临的重要任务。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跨文化交际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在课堂教学及课外辅导中将这种重视全面体现出来,为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如果我们仍然意识不到跨文化知识在异语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并为之付出努力,即使我们的学生克服了语言障碍,也会在对外交往中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误解甚至冲突。
美国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就交际能力提出了四个要素:Possibility(语法性)、Feasibility(可行性)、Appropriateness(得体性)、Actuallyperformed(现实性),后两个因素直接与文化相关,得体性就是所用的语言要符合相应的文化背景,现实性就是要使用真实、地道的语言。任何一门现存的自然语言都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不同的文化总是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地学习语言,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所以,语言的教学是不可能在真空中进行的,语言的学习也必须以文化的学习为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