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

2015-11-05 02:24
导读:二、思想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 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课程内容是由课程设置

  二、思想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

  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课程内容是由课程设置决定的。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关于“05课程设置方案”的要求,把原有的七门课程整合为《基本原理》(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简称“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思想修养与基础》(简称“基础”)四门必修课程,另外开设《当代世界与政治》(简称“国关”)选修课。与新课程设置方案相适应,按照自治区教育厅的统一部署,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新疆地方史》、《科学无神论》三门地方课程整合为《新疆与民族宗教教程》(简称“教程”)。根据《实施方案》的规定,《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概论》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道路的理想信念;《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基础》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教程》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及新疆发展史、民族宗教演变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民族宗教问题,准确把握新疆的发展历史,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增强“四个认同”,自觉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可见,“05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力求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充分反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充分反映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进展。与“98方案”相比,新课程方案规定的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这种综合性和整体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各门课程内部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新课程内容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努力形成新的课程内容的整性和系统性。严格说来,这5门课都是新课。尽管与“98方案”之间有着历史的联系,除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新设置的课程,其他4门似乎都是原先的几门课程的合并,但新课并非是原先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重新整合。比如,《原理》课并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这三个方面加起来,分成三大块以凑成一门课,而是力求打破三大块的思维定式,力求突出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从总体上阐述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概论》课并不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分开来讲述,而是强调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最新的理论成果打通来讲述,力求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基础》课也不是将原先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各分一半来讲,而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加以展开,将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教程》课也不是将原先开设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新疆地方史》、《科学无神论》三门课程简单凑成一门课,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五观”和“四个认同”为主题,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及新疆发展史、民族宗教演变史。其二,各门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整体性。“05方案”从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上,突出了通过理论、现实和历史这三者的结合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中国的特殊国情而言,《概论》具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它直接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心内容,科学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理论成果,突出了当代中国的大局和发展大趋势;《原理》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来源中所包含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纲要》主要突出了中国选择马列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根据的内容;《基础》直接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观念问题;《教程》则主要突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和实践。

  新课程方案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又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又要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既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教育,又要进行集体主义、道德、法制的教育,等等。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基础,寻求学科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联系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规律进行研究,以历史的研究再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所形成的、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新的理论成果进行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其基本思想进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为丰富和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提供了理论的和思想的,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思想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与知识性、学术性的统一提供了学科的思维方式方法,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打下了研究性基础。

上一篇:试析创新思维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