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构建创新型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

2015-11-14 02:03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浅论构建创新型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关键词:高等 人才培养 体系

  关键词:高等 人才培养 体系

  论文摘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高等中人才是新时期中医药教育的目标。文章通过分析现行中医教育制约人才成长的因素,提出从培养周期、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实践、考核等环节的改革来构建创新型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建国50多年来,中医药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实现了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基本形成了现代中医药教育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的发展,新时期对医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高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医教育体系由于发展滞后,已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中医药复合人才的需要。

  1现行中医教育制约人才成长的因素

  1. 1学制太短

    现行中医教育普遍实行五年制培养,七年制专业只是少数院校开设。通过五年培养周期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基础知识不甚牢固、动手能力不强,中都懂一点但都不精的情况。

  1.2培养目标存在误区

    一是求全:将中医药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医疗、科研、教学型的高级中医药人才。二是求备:中医药高等人才培养追求中、西医兼顾这种培养目标的定位。但两种医学领域里各自庞大的理论体系和大量的实践要求,在短短的几年时一间里,不可能完成设想的培养计划。

  1.3课程体系重复繁琐

    课程设置存在以下弊端:

    (1)中医学科界限不清,中医课程内容与课程界限不清,内容大量交叉重复。

    (2)素质教育薄弱。

    (3)课程结构单一,造成基础过窄。

    (4)反映在中医课程体系上的中医理论无明显进展,临床课程停留在证型论治上,缺乏临床思维训练,学生临证能力差。

    (5)西医课程知识模块沿用了西医院校的主干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实行压缩式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学生处理病房工作及危急重症能力差。

    (6)中西课程之间,缺乏沟通、比较的桥梁课程,未能达到整合目的。

  1.4教材编写滞后

    内容陈旧,且重复无序,教材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很大。

  1.5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两个互相独立的阶段,临床仅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临床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与理论教学难以保持前后一致,学生临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

  1.6综合素质培养不够

    重专业学习,忽略其他自然科学特别是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较差,知识面窄,适应社会能力差。

  1.7考核制度死板

    以考核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为主,忽视了临床能力的培养。

  2构建创新型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笔者认为,在教育理念革新的前提下,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

  2. 1培养周期

    现代社会的中医院已经远非与传统意义上的中医诊所相比较,因此对中医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医学知识的系统性要求不断增高。为了保证中医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要有足够的培养周期。在调研分析基础上,探讨高等中医教育人才培养学制的合适年限。

上一篇:浅谈对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