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大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易受引导的群体,他们需求的是大量的信息,纵横的比较,崭新的观点,合理的分析,勇敢的批判,“两课”教师应据此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在目前的通常以传统的课堂讲解为丰要形式的情况下,我们首要的是应注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讲解基本原理时,可进一步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背景,可以通过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物的品格、人格魅力来展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揭示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魅力。同时还可结合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光学媒体、音响媒体、声像媒体、教学系统和条种教学软件,使学生及时地获得大量丰富的信息。改变传统的平面单调的“满堂灌”,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进行“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师生平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质疑,各抒已见.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抓课程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如可以组织学生自学、讨论、辩论、、参观或深入企业、社区进行研究等。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理论与实际的相联系,形成了方式的合力方向.使信课率得到提高,使知、信、行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取得理论教育的整合效益。
三、认真研究和回答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研究教学对象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青年学生思想活跃,热情敏感,求知欲强烈.生理成熟,尚未成熟;他们信息量大(来自书报、杂志、、电台及网络等).勤于思考,勇于探索,颇有抱负;他们关心社会的变革.国家的命运,也关心个的前途与未来.希望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我们要搞好“两课”的教学就必须充分考虑到青年学生的这些特点,必须充分调动青年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两课”教师能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对象进行研究。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应是“两课”教师永恒的主题。教师应热爱自己的学生,应成为青年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者和引路人。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真诚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的专业特点、知识理论基础及学习本课程的心态;通过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师生的思想情感息息相通。同时,还不可忽视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非常理性因素的作用,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兴奋点和思想热点,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生就会有积极的回应,“两课”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面对变革中的现实社会,青年学生往往会提出带有普遍性的热点难点的问题,作为“两课”教师,应予以热切的重视与关注,应尽可能地去收集青年学生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并作认真的梳理和分析,进行分门别类:如有的属常识性问题;有的属基本理论问题;更多的大量的是属涉及到关于我国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的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教师应在教学中以实践为依据,进行回答和阐释,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原则来引导学生,对自己都尚未理清头绪的问题,或暂无定论的问题,或有争议的问题,不能随意挥洒,以免引起误导。
四、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科研能力是衡量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更是一名优秀“两课”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由于“两课”的特殊性.对“两课”教师的科研能力也就是有着非同一般的要求。提高科研能力应是“两课”教师的内在要求。“两课”教师一方面应该用严肃认真的科研态度、科研方法来从事教学,使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进行科研式的教学;另一方面,应围绕着教学来搞科研,应养成浓厚的、强烈的思考问题的科研兴趣。积极拓展研究的思路,诸如基本理论问题,教学中的基本内容、人物、学生学习理论课的特点及规律等,均可成为研究的对象。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启动科研.从而形成教学科研相长的良性循环,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不断加强。
综上所述的四个方面,是做一名“两课”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的推进,“两课”教师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对“两课”教师的要求将会更新、更高。作为“两课”教师,只有紧跟时代前进的鼓点,社会发展的节律,不断调整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充实已有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拓展自己的政治见识,方能与时俱进,方能始终站在理论战线的前沿,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更好地完成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