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理论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本文侧重探讨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主观和客观的挑战以及从教育者的角度提出了若干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挑战;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10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迎来新的机遇的同时更面临严峻的挑战,引起了广大理论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从关系全面建设小康、中国特色事业兴衰成败和中华伟大复兴的高度出发,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寻找应对策略,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为了更好地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水平和有效性,必须对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现状进行充分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具体的应对策略。在此,本人结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的感受,就高校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以下对策。
一、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新世纪、新阶段,由于国内、国际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面临严峻的挑战。
首先、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现状和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来的新挑战。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一方面,20世纪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空想变为科学,又由科学理论变为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以致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过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经历的短暂,本身还处在实践和发展的初期,面临的许多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20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4个社会主义中,只剩下中国、古巴、越南、老挝、朝鲜5个社会主义国家,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了巨大的挫折。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如此巨大的变化,西方敌对势力断言社会主义失败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将要从世界上灭亡了;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也有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缺乏信心,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早产儿”,“先天不足”,改革不改革都是死。这种状况引起了许多人的疑问和困惑,不同程度的引发了“信仰危机”,对社会主义前途失去了信。
另一方面,西方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之势,它既是现代化大生产的社会性需要的反映,也是生产关系在全球的一种扩张。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不断凭借经济技术上的优势,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以“经济合作”、和“经济援助”等冠冕堂皇的形式诱使或强迫社会主义国家向西方国家靠近,实治多元化、经济化和私有化,对外输出自己的价值观、观以及思想观念,以此来彻底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使“华盛顿模式”成为全球模式,使美国、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成为全球主流的文化。近来美国又在大肆宣传一种观念:“如果世界趋向共同的,它应该是;如果世界趋向共同的电讯、安全和质量,它们应该是美国的标准;如果世界正在由、广播和联系在一起,节目应该是美国的;如果共同的价值观正在形成,它们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意愿的价值观。”从这里不难看出美国的战略意图。在苏东剧变后,他们把和平演变的战略重点指向中国,不断制造“中国威胁论”和“崩溃论”,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抑制中国的和平崛起,“西化”中国,正通过网络、媒体等进行攻心战,通过一切可能的手段和形式向中国输出其文化价值观念。 大学排名
所有这些不能不对我们主流的意识形态产生冲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构成挑战。
其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挑战。进人新的世纪,我国社会的发展进人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在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也是一个艰难探索的历程,如何在新的形势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在大学生中树立并坚定社会主义的信仰,是新时期、新阶段,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面I临的新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过去我们是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而现在是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各个方面的改革的下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引起了包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深刻的变化,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出现了社会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表现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统一性和具体利益的差异性,主导价值观选择的统一性和个体价值观选择的多样性等,出现了以前计划经济条件下没有遇到的新问题,特别是社会各阶层的收人差距及各阶层之间的关系问题,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的矛盾问题,执政党内部的腐败问题等等。与此同时,高校本身也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从过去政府的单一渠道办学向多主体投资的多渠道办学转变,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从过去就业型教育向型教育转变,从过去培养准专业型人才向培养复合型人才转变,从过去的由国家统一分配转变为大学生自主就业,从关门办学到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等。这些变化客观上改变了传划经济下一切资源由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计划安排,甚至连个人成长、发展也被社划化,个体只有高度服从社会计划,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状况。当前形成了人性原位复归和社会活力进发,推动社会财富与日俱增、个性充分发挥,但同时也导致了信仰失却,思想混乱,沦丧、行为失准等情况的发生,进人新世纪,这些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