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简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3)

2015-11-27 01:03
导读:与此同时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社会阶层分化、收入差距拉大、大学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迅速过渡等带来的大学生群体内部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如来自

  与此同时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社会阶层分化、收入差距拉大、大学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迅速过渡等带来的大学生群体内部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如来自城市家庭的学生与来自家庭学生的差异、来自社会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的学生与来自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低地区的学生的差异、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与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的差异、来自不同阶层背景的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等。由于客观存在着这些差异,所以,在大学生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社会现实感受上的差异、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差异等。

  总之,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许多新的复杂情况是我们在以往进行理论教育过程中未曾遇到过的,在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研究、没有形成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措施之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

  二、面对挑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采取以下对策

  面对当前的挑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该如何应对?我个人认为除了国家、社会、学校的高度重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氛围外,作为承担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以应对挑战。

  首先、转变思想观念,适应变化,把握主动性。在新的形势下,确实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育人功能,必须从当前的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尽快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教育对象的变化,充分认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功能定位,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入脑”为根本任务,以大学生能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道路、实现中华的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信念为目标,以大学生确立远大的共产主义信仰为理想的追求,完成从过去单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到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的角色转变,建立互信、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担当起引导学生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认识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存在的各种问题,解决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帮助大学生构建切合个人实际和社会实际的人生蓝图、选择科学的实现方案和手段,在师生的互动中,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动权。

  其次、加强理论研究,改革教育内容,体现科学性。从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现状来看,我们重点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以及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研究,而忽视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研究,忽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体制和机制的研究;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的技术性研究,忽视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构成因素的具体研究;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表征性研究,忽视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存在问题根源性的研究;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不同层次、层面孤立的研究,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跨层次的系统、整体性的研究。因此必须从当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工作,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水平,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的研究力度,把培养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人才和与培养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其它专业技术人才区别开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统一起来,把国家意志的灌输和大学生个体的成长、成才的愿望有机的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规律与大学生身心、认知、思维的发展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构建符合大学生思想实际、认知水平、理论知识现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加强学科建设,最大限度地缩小理论与实际的距离,最大限度地减少理论上的重复和交叉,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性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实际的指导作用。

上一篇:浅谈当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误区举隅及反思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