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须学会“四善”(2)
2015-12-19 01:00
导读:三、善“言” 善言,就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时要善于进行说理教育,做到以理服人。说理教育的核心是个“理”字,理直气壮。要使说理教育取得实效,又
三、善“言”
善言,就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时要善于进行说理教育,做到以理服人。说理教育的核心是个“理”字,理直气壮。要使说理教育取得实效,又必须做到“四要”:
第一,要懂理。“育人先育己,讲理要懂理。”道理有大道理和小道理。所谓大道理,是指那些能够驾驭、制约其它道理,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它包括基本原理,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总路线、总目标,党的路线、方法、政策,
和其它一些基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等。大道理是我们说服人、教育人的总道理,是以理服人的总开关。所谓小道理,是指那些受大道理的决定、制约、指导,正确认识各种各样人和事的具体思想理论。它是相对于大道理而言的。如在学校提倡尊师爱生、遵守校规、团结同学、勤奋学习、勤俭节约等都属于小道理的范畴。教师只有弄通这些大小道理,才能使说理教育说到点子上。
第二,要明事。就是说,要把学生的基本思想情况和存在的实际问题查明,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性质要分明,程度要搞准,该是什么问题,就是什么问题,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既不能置学生的实际困难于不顾,空谈思想问题,也不能放弃思想教育责任。一定要搞清楚思想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这是进行说理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这个大前提,说理教育就会无的放矢,就会产生极大的盲目性。
第三,要通情。说理教育不仅是道理灌输,而且是的相容和感情的共鸣。心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人对客观事物的好恶不同,产生的内心变化和外部表现也不同。符合人的“口味”,便产生满意欢迎的情感;不符合人的“口味”,便产生嫌恶反感的情绪。这就要求我们的说理教育一定要掌握“人皆有情”这一特点。感情是进行说理教育的心理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虽说理不动情,但是不打动人心,道理再正确,也难以让人接受。只有情感沟通了,理中含情,情中蕴理,情理交融,才能使道理扣人心弦、致人心顺、得人心服。所谓“通情达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第四,要讲究说理。在对学生的说理教育中,科学的说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渐进说理。就是要按照人的认识发展规律,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分层次地进行说理教育。二是掰开谈理。就是要善于把大量道理掰开说、揉碎谈,通过小道理,达到灌输大道理的目的,切忌搬出整个大道理来满堂灌。三是叙事认理。常言道:“事实胜于雄辩。”我们在说理教育中要善于寓理于事,通过耐人寻味的典型事例,使人受到感染和教育。四是形象比理。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使模糊的道理清楚起来,深奥的道理浅显起来。形象比理要比干巴巴的讲理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