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巧用“博客”创设高职学生思想教育新平台(2)

2015-12-20 01:00
导读:2.“博客”为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了一座无形的桥梁 “博客”是一个开放的、交互性的过程,它要求学校的工作者变单向实施教育的模式为双向


  2.“博客”为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了一座无形的桥梁
  “博客”是一个开放的、交互性的过程,它要求学校的工作者变单向实施教育的模式为双向的平等交流。“博客”的这种特性恰好能满足师生之间平等的情感交流。在“博客”中,师生随时都可以进行交流。“博客”的背后都是真实的个体,可以采取实名也可以匿名,这种适度保护隐私的交往方式受到了师生的欢迎。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育心得,自己对学生的感情无保留通过“博客”发表出来,而学生则可以将自己学习的心得,对教育的意见等一并发表到“博客”上。这种看似不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实际上胜过面对面的交流,在“博客”中师生都能开诚布公、真心交流和对话,而使教师对学生的约束极大地被削弱,教师与学生能够双方自由思考、想象和创造,自由展开讨论,互相理解、接纳和融合,双方容易得到沟通和理解,师生关系将变得温情和谐。“博客”的应用为师生交流架起了一座平等交流的桥梁,为双方的沟通提供了一个自由、和谐、开放的氛围。

  3.“博客”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博客”便捷的互动性和随时的记录性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教师通过这些动态记录可以更全面、更真切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引导,从而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此外,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博客”上组建自己的受众群体,即与自己的背景、状况相关或者相近的群体,通过产生共鸣来获得教育者关注以及与之对话的权力。“博客”以思维结晶的形式构成一种“蜂窝”结构的特点,还可以通过链接、共享,将学生、家庭、紧密联系起来,改变了学校、教师和权威机构以“推”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形成了人人都可参与、都可贡献力量的“拉”动力。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学生建立起学生“博客”,形成一个良好的同辈群体,通过同辈群体之间的这种对话减少学生对正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情绪和防范。在此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还可以挑选一些思想觉悟高、组织能力强、知识广博的同学在学生“博客”中发挥导向作用,引导大家接受正确的思想,摈弃错误的观点。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博客”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1、指导教育工作者建立个人“博客”并引导学生主动阅读
  “博客”的教育功能是从载体的建立开始的。学校应指导学生教育工作者建立起自己的“博客”。“博客”空间的设计应讲求趣味性、观赏性和知识性,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吸引更多的学生来阅读“博客”。教师在发布文章时应注意其内容是否适合学生阅读,在各种资料中间穿插大量健康生动的娱乐内容,使“博客”具有鲜明清晰的视觉冲击力,让学生在放松的心情下自由地浏览,在主动的学习、探索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者的观点。如果“博客”内容设计过于呆板,会使阅读者失去阅读的兴趣,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另外,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公布学生教育工作者的“博客”网址,鼓励学生主动上网阅读,主动与指导教师交流。以实现教育工作者实施教育与引导的目的。

  2、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学生建立自己的“博客”空间
  “自我表露”是人本主义心派的一个重要概念,学校要鼓励学生主动把自己的信息告诉有关的老师和部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德尼朱拉德认为,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之间具有双向的因果关系。一个人愿意向别人表露自己,因为他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也得益于他的自我表露。“博客”的兴起使自我表露呈现出全新的形式,学校要积极指导有条件的学生建立自己的“博客”,公开自己的信息,向相关的老师和部门表露自我,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博客”不同于日记,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没有交互性,而“博客”可以实现与读者的交流和反馈,形成一对多的沟通网络,这种沟通与交流,就是梳理情绪的一种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情绪调节和自助、互助式的思想教育作用。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3、建立思想干预性“博客”,以互动的方式开展思想引导和心理干预工作。
  思想干预性“博客”是为了实现教育对象的帮助,通过互动的方式,实现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对求助者进行思想疏导。尤其是为那些原本在现实生活中寡言少语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内心世界和宣泄不良情绪的空间,思想干预性“博客”能使他们产生思想上的依靠,使他们感到自己并不孤单,从而也为教育工作者对他们实施及时、有效的思想帮助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生登录思想干预“博客”,以留言的方式表达自己面临的思想问题、情感困扰和心理症结,教育工作者通过回复的方式帮助咨询者分析面临的困境和思想问题,进行专业的思想引导和情绪疏导,帮助他们尽快放下思想包袱,学校还可以通过建立思想干预“博客”与学生个人“博客”之间的链接,实现信息的共享,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间题,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干预。另外,“博客”还为有条件的家长、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家长可以通过阅读孩子的“博客”,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真正实现学校教育与学生、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教育互动。
  总之,“博客”是师生交流和对话的桥梁,是建立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有效载体。在“博客”中,师生交流的过程实质是思想、真理与情感潜移默化的过程。师生同是对话的主体,拥有平等的地位,易形成一种的师生交流氛围,双方坦诚而自由的对话,提高了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博客”也有助于教育工作者超越单一的传统权威视角,通过与学生在“博客”中的交流、对话,反思自己的教育情况,拓宽视野,兼容并蓄,更有针对性的实施引导和教育,达到教学相长。
上一篇:试论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的机制构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