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主题教育在高校职业指导中的新应(2)
2016-02-07 01:11
导读:3.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职业团队协作意识。当前大学生当中普遍存在“自我中心”的意识,在生活中不重视自己品质修养的提高,部分大学生团结协作观念差
3.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职业团队协作意识。当前大学生当中普遍存在“自我中心”的意识,在生活中不重视自己品质修养的提高,部分大学生团结协作观念差,缺乏职业团队协作的意识。而用人单位往往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因此,在大学生职业中加强主题,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让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潜移默化地形成协作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4.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如果毕业生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没有良好的竞争心态与就业意识,将很难找到适合自己要求与发展的就业岗位。在大学生职业指导中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学习型对职业素质的要求,提高他们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强烈的竞争意识。在职业指导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创业教育和素质拓展教育,培育和提高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进取心,引导学生在知识探寻中孕育一种问题意识,亲自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他们的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以更好地适应知识时代的要求。
三、主题教育在高校职业指导中的实践与探索
1.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定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定位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也是大学生择业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职业定位是否准确、合理,是否具有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能否顺利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能否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而且也关系到大学生自身潜力发挥的大小,影响着他们的前途。因此,当代大学生必须根据自身的能力、性格、兴趣等各个方面正确定位自己的职业,拥有科学、合理、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但从目前多数大学生的职业定位现状来看,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生涯规划存在强烈的渴望,但又感到非常抽象、陌生。同时,很多大学毕业生缺乏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指导。所以,必须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在大学生对职业规划比较薄弱的环节进行指导,例如通过开展“成长、成才、成功”“主题教育班会”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才观、创业观,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好良好的基础。又如,通过开展以“如何正确定位职业”“如何规划职业生涯”为主题的名家讲座、就业指导、生涯发展
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尽早增进对自己的了解,发现自身的优势以及自身存在的职业障碍,从而明确自己的目标,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扬长避短,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改变学生“等、靠、要”等落后的就业思想观念。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2.提升大学生就业素质,提高创新和协作能力。大学生就业素质是指大学生在即将就业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意识和知识技能的总和,是大学生个体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
的基础。就业素质包括择业观、就业心理、专业技能、团队合作精神、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等。“就业观念是统领,就业技能是核心,心理品质是保证,它们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就业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就业单位注重知识、身体素质、个人能力的同时,更注重才能、心理素质、将来潜能和团队意识等。因此,面临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提高迫在眉睫,必须充分发挥主题教育在高校职业指导中的作用。首先,要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当代大学生提升学生的就业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求职的自信心和应对能力,避免大学生在择业或就业时出现的不良心理;其次,通过主题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求职的基本知识与技巧,包括如何写、如何根据不同的岗位和单位选择适当的求职方式、如何注意
时的礼仪、参加面试时该如何着装、面试时应注意那些技巧等,这些教育为学生在求职时给
招聘者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社团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尝试开展创业教育,激发创业热情。高校职业指导中,除了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素质、技能技巧,还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
教育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理解国家的政策,依靠自身的智慧和能力创办经济实体,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首先,可邀请校友创业成功者谈创业经历,增强
的勇气和信心;可聘请企业界创业成功人士走进
校园为学生专门讲解创业的政策法规、运营模式和成功经验等,这样学生能够和成功的
、
、专家、管理领域的高层人物广泛接触,经过“耳濡目染”的熏陶,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其次,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论坛等活动,如可设立“大学生
”为学生提供创业空间,通过各种有效宣传手段让学生了解该创业园的目的及学校的用意,建立创业服务咨询机构,或者开展网络主题教育,建立一批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抢占思想舆论阵地制高点,开辟如“创业指导”“
”“
”等主题活动专栏,为学生搭建了学习、交流、解惑的网络平台,营造积极健康的“绿色网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