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随着高等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就业制度的深入改革,高校数量迅速增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了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职业,提高大学生的竞争力,保证大学生顺利就业,显得尤为重要。主题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活动中一种有效的教育载体,在高校职业指导中,正确认识主题教育的作用,提升和丰富主题教育的内涵和形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主题教育在高校职业指导的应用,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提升就业素质和竞争力,必将有效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
[论文关键词]主题教育 高校职业 指导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和政府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提升主题教育在高校职业指导中的运用,有效地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素质和竞争力,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成为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大学生职业指导与主题教育的基本内涵
1919年,我国的先驱者黄炎培先生指出:“职业指导,简直是职业教育的先决问题了。”①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职业指导也进行了探讨和解释,总体认为,职业指导,亦称职业咨询或就业指导,指根据社会职业需要针对人们的个人特点以及社会与家庭等条件,引导他们较为恰当地确定职业定向、选择劳动岗位或者转到新的职业领域的社会活动,是沟通者和用人单位、教育部门和社会的有效途径。总之,职业指导就是“为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②职业指导与学校教育有着密切联系,与社会的职业指导相比较,高校的职业指导更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达到育人的目的,不仅帮助高校大学生就业,而且还帮助大学生学会择业、就业、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素质。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职业指导需要一定的方法,准确选择、运用适当,则更能体现其引导、教育效果,主题教育不失为大学生职业指导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题教育是指“把具有一定特征的某种基本思想作为核心内容,在学校、或相关人员的指导下,由学生组织开展的并在活动中使核心内容得到充分体现的一系列以自我教育、自学成才为组织形式的动态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③大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职业发展的成长期,也面临着各方面的选择,主题教育要在高校职业指导中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增强主题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主题教育的质量,避免出现针对性不强、无的放矢、引导不力的问题。根据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和特点,主题教育可帮助大学生不断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确定职业志向,引导学生不断建立起就业的自信,打造高素质大学生毕业生。
二、新形势下主题教育在高校职业指导中的作用
1.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主题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在大学生职业指导中加强主题教育可以使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缓解问题,化解心理困惑,从而形成科学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当前世界处于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在职业指导中,主题教育应突出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加强世情、国情和时情的了解,使大学生客观地认识当前的实际,增强为祖国强盛而奋斗的责任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把个人理想同和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要帮助广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调整好就业期望值,树立公平竞争、双向自主择业的就业观念;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观念,培养广大青年学生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志愿服务基层的信念,踊跃到基层锻炼成才。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择业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品质。在职业指导中,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主题教育的任务之一。针对大学生普遍心理素质不高的现状,结合社会需求,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应加强主题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个人奋斗目标,避免因学习生活盲目性所带来的空虚无聊的消极心理状态,逐步提高心理调节能力,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维系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对职业的最终选择,往往是在权衡各种因素的利弊之后所做出的决定。职业指导中加强主题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对自己选择的职业有兴趣,只有这样,才可能长久保持其工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