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教职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
2016-02-06 01:05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试论高校教职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高校教职工是大学生思想最重要的力量。
[
摘要]高校教职工是大学生思想最重要的力量。随着的迅速发展,新时期大学生的学习观念、价值观念、个性倾向发生了诸多变化,同时还存在着部分教职工师德、师风缺失,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理念不强的问题,使得高校教职工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此,文章指出可以通过加强师德建设、强化全员育人意识和全程育人意识等措施来促进高校教职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职工思想 政治教育
2005年1月,“全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首次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召开专题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议上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要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
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他们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离不开他们自己的不断学习,更离不开高校教职工的言传身教,只有更好地发挥教职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才能做好高校学生的和教育工作。
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以及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以下新特点:一是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人本位”观念得到提升,学生追求个人价值趋向比较明显。二是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学习观念发生了改变,他们渴望了解新知识、吸收新观念,选择知识的目的性增强,常常以择业或
考研等作为学习知识的目的。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个性化倾向日益突出,群体间差异大。高校大学生张扬个性、崇尚自我、强调自我的个性尤其突出,再加上扩招致使高校学生的思想素质、身体素质、知识结构、认知水平、辨别能力等参差不齐,个性群体间的差异也非常大,个性化具有多变性,可塑性很强。四是思想政治工作形式的有效性不大,现有的
政治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失去了吸引力和实效性。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呈现出的新特点已经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必须在大力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同时,下工夫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政治鉴别力,有效防范和抵御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要完成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就需要全党、全社会的重视、关注和努力,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相互配合;需要在全面贯彻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同时,实施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全程育人,尤其高校各职能部门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育人。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被视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主力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挥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辅导员队伍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力量,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和基础。此外,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离退休老同志等教职工都是学校思想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高校教职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职工是与大学生接触面最广、接触时间最长、影响程度最大的一个校内群体,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影响,该群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育人功能,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别教职工缺乏师德。近年来,高校师德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大部分教师的师德是好的,但仍有个别教职工缺乏师德,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师应有的人格风范,在工作作风和言谈举止方面难以成为学生的表率。他们
教育学生要遵守纪律,而自己上课却迟到早退,备课不认真,有时甚至随意调课。部分教师学术修养不高,心态浮躁,治学不严谨,科研成果弄虚作假,甚至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等。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2.个别教职工师风缺失。个别教职工政治立场不坚定,思想政治观念淡薄,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不关心,甚至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流露出消极的心态和情绪,对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有的教师理想信念动摇,敬业意识淡薄,把从事教育事业仅仅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甚至厌倦和鄙视教师工作。
3.存在“教学与德育相对立,抓专业成绩是唯一”的误区。一些教职工认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辅导员和各院系党总支书记的工作,与他们无关,形成了思想政治和实际脱离、思想和行为脱离的不良现象,有些教职工甚至对大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束手无策。部分教职工没有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没有针对性。
4.全员育人意识不强。高校中的全员育人意识不强,全员育人的工作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一些教职工仍抱着“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政教师的事,只是辅导员的事”的片面认识,没有充分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
5.缺乏“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全程育人理念。一些教师和管理人员中存在着教育的误区,教师只注重传递知识,而忽略了育人任务;管理人员只注重管理,而忽略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