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教职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2)
2016-02-06 01:05
导读:三、在大学生思想中发挥高校教职工作用的措施 1.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强化全员育人意识。第一,强化“全员育人”意识,首先要抓师德建设。教师是根据
三、在大学生思想中发挥高校教职工作用的措施
1.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强化全员育人意识。第一,强化“全员育人”意识,首先要抓师德建设。教师是根据要求以教学为主要任务,对学生身心施加影响的专业人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教师肩负着提高全素质的重任,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其劳动具有创造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的特点。教师是用自身的言行去直接影响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同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上要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不断创新,力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由高校团委、学生会、学生工作处及各系党政领导等组织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在活动载体上,可以围绕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培育、诚信教育、健康人格教育等内容,结合建党、建国、“五四”等具有重要意义的节庆日,以“我和祖国共成长”“永远跟党走”“弘扬民族精神,加强青年责任”“让诚信永驻
校园”等为主题,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构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此外,高校工会可以配合教务处、总务处后勤集团以及各院系,在教学、科研、、服务四支教职工队伍中开展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建功立业活动和“五好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以充分体现和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意识和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第二,选配优秀辅导员直接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是大学生进校后接触的第一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辅导员直接影响着学生品德修养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第三,重视课程教学与人的德性发展的内在关系,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长期以来,许多人都忽视了教学与人的德性发展的内在关系,把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实际上,学校的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
总之,学校是进行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发挥全体教职工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教师要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学生;学校管理工作要体现育人导向,把严格管理与引导大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后勤服务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努力搞好后勤保障,为大学生办实事,使大学生在舒适宽松的和优质满意的服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加大全方位育度。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教学手段、管理方式等都应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接受程度为前提,在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校园生活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思想,把他律和自律巧妙地结合起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强化全程育人意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功能。把教育引导学生和服务学生相结合,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现在大学生面临着成才的要求与现实条件不足的矛盾;较强的维权意识与自律意识薄弱、自律能力差、抗挫折能力不足的矛盾。因此,新形势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分析矛盾、解决问题、服务学生;要与他们坦诚相见,帮助他们解决成人感与孩子气的矛盾、渴望理解与闭锁的矛盾、社会多样化与一元化的矛盾;要做好网络管理教育工作、困难大学生的扶贫帮困工作、
就业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宿舍的服务管理工作、单亲和孤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学生的思想工作等,这是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