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高校校家互动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2)

2016-02-10 01:08
导读: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高等缺少家长参与。第一,学校方面。除受传统封闭式影响外,在统招统分年代,家校之间几乎没什么联系,只要无重大违纪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高等缺少家长参与。第一,学校方面。除受传统封闭式影响外,在统招统分年代,家校之间几乎没什么联系,只要无重大违纪违规,大学生们皆可顺利完成学业拥有一份较好工作。高校扩招后,大量学生涌入大学,而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思想特点,出现了部分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承受能力差、就业难等问题,校方才逐渐意识到家长参与高等教育的重要性。第二,学生方面。几乎2/3以上的学生并不愿意自己家长与校方交流。主要因为:(1)多生认为自己现在已是成年人,不希望还被家长管着;而且学习是自己的事,应该由自己处理,家长受教育程度不高,即使介入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还瞎担心,所以家校间的交流并非特别必要。(2)历来表现好的学生,深得家长信任,通过子女家长即可获得相关信息,故无需再与校方交流。(3)表现差、成绩差的学生既怕老师向家长告状,又怕父母担心,所以想方设法隐藏学校或辅导员联系方式。第三,家长方面。一方面,家长认为自身学历低,在教书育人上老师是专家,相信通过老师的教导能把学生培养成才。另一方面,自学生迈入高校门槛那天,潜意识里,家长就把孩子交给了学校,认为学校有责任对子女在校期间的学业及安全等问题负责,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和职能逐渐弱化。客观上,又因为大多学生远走他乡接受高等教育,由于时空阻隔,间接导致家长管理和教育子女职能淡化。
  2.家校互动主题多限于学习。家长与辅导员交流最多的便是询问学生的学习、在校表现情况,很少有家长会将子女的性格、兴趣爱好,学生在上大学前的表现,是否有其他不良习惯,或是否存在心理障碍等情况告知老师。据,约85%的家长首要关心学生的学业及就业问题;几乎每位家长都希望子女后找份好点的工作,或是考上研究生,有个好的未来。仅约15%的家长将学生心理健康、成人成才及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放在了教育首位。这种状况就导致了现在高校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学校关注较少是一个原因,家长的忽视和不够了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3.家长知情权尚未全部实现。本次调研发现,许多家长对于子女的大学生涯或是高校的相关信息缺乏了解,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许多家长对大学的管理教学模式并不了解,他们不知道在高校里面有专门承担管理和教学的两套职能系统,辅导员至少以1∶200的比例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而任课教师则由专职教师担任。教学上,高等教育主要靠学生自主学习,除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专业技能,课程多广,教学进度快,无固定教室;并非像高中,主要学习基础课程,有固定教室,负责管理教育学生的班主任就是主要任课教师之一。第二,大部分家长对子女大学生涯中的学习表现、综合能力、人际关系、实践、奖惩助贷等情况缺乏全面了解。第三,大多数家长对于学校动态、涉及学生的相关政策等都不了解。第四,少数家长到子女读书毕业了都还不知道校方联系方式,而且很多家长在子女大学四年中都没有去过子女学习和生活的学校。
  4.家校沟通存在困难。随着科技发展,综合国力增强,电话、手机进入寻常百姓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带来极大方便。几乎100%的家长首选电话与校方交流,但由于主要依靠语音形式,有时对于偏远地区或少数地区家长的沟通也存在障碍。对于信函,虽能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但耗时较长,操作起来较麻烦,如果辅导员按现有的1∶200的比例给每位学生家长寄送信件,那得投入相当多精力和时间。网络对于那10%会用电脑的家长而言不失为一快捷、便利、多功能的交流方式,家长可以上网浏览与学校相关内容,也可以与老师进行QQ交流或者发电邮,但对于绝大多数家长而言网络交流仍然不现实。校访事实上是家长了解子女与学校最直观、最全面、最详尽的方式,但由于工作时间及路途遥远等问题,若无紧急重要事情,绝大多数家长都不会来校交流。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上一篇:简析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