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析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三个转换”

2016-02-28 01:02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试析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三个转换”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理论其本质就是在理论体


    摘要:理论其本质就是在理论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合理建构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观点、规范,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对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的活动.因此,必须注意并做好其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三者之间的转换关系.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转换

  一、“三个转换”的基本含义

  就其本质而言,任何理论教育都是教育者在理论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合理建构的基础上,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对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的活动。据此,可以这样理解:无论何种课程的理论体系,还是它的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都是对特定“原生态”思想、观点的阐释或理解,都是对其所作的某种必要的“理论变形”或“理论转换”。在教学的内容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其相对应的各门科学领域之间,在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上,应该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也就是说,不能因为这种从思想到课堂的多次转换而远离其思想原点,丢失其根本,使其变质变味。在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把握上,以上几方面必须力求准确、完整、一致,争取原汁原味,把握精髓,力戒断章取义,避免犯实用主义的错误。

  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都曾经与各种各样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理解的机会主义者及其错误观点进行过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们的看法给我们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19世纪70年代末,马克思曾经尖锐地批评过一些法国的所谓马克思主义者,针对他们歪曲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错误观点和做法,马克思诙谐的说:“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19世纪90年代初期,恩格斯针对资产阶级学者及其一些机会主义者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形而上学的理解和攻击,又引用马克思的上述思想。他在致保·拉法格的信中明确指出:“所有这些先生们都在搞马克思主义,然而它们属于10年前你在法国就很熟悉的那一种马克思主义者,关于这种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曾经说过:‘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大概会把海涅对自己的模仿者说的话转送给这些先生们:‘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列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针对资产阶级学者把马克思主义的学说看成某种“有害的宗派”的观点,明确指出:“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整,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世界观。”毛泽东曾经针对“两面派”林彪歪曲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鼓吹的“天才论”的荒谬观点,明确指出不能用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取代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不能用英雄创造的唯物史观,取代奴隶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曾经明确地指出,要完整地、准确解毛泽东思想,批评“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他说:“我说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作的意思是,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损害毛泽东思想。”等等。总之,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准确性、完整陛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二、“三个转换”的基本内容

  (一)从马克思经典作家的真精神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转换
  应当明确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不同于也不等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本人的世界观、自然观和历史观,是他们通过自己的思维构建起来的主观精神世界,具有一定的原生性、个体性和内在性特征。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则是其内在思想观点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的外在表达或外在转换,它具有形式化、外在化甚至多样化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对自己思想观点的阐述与表达,也包括其他的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解释。

  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目前,理论界普遍一致的看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要由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和科学三大部分组成。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理论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是其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是其重要结论。其实这个理论体系是根据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等著作中的思想建立起来的。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真正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贡献,主要不在他的一些具体结论与设想上,而是他所坚持的基本原则上。这就是,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整体(或如列宁所说的“一块整钢”),离开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哲学方法论与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历史科学的基础,科学社会主义便无“科学性”可言;科学社会主义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其科学品质就在于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哲学只有同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才可能“改造世界”而不仅仅是“解释世界”,不会成为所谓实证科学的总汇。至于这三大主要组成部分各自作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它们的体系又该如何去建立,截至目前理论界仍然有不小的争议。

上一篇:试析高职科研工作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