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二级管理模式下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2)
2016-03-10 01:06
导读:3.4重视基层班级 要把班级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发挥学生骨干作用,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加强学生班级建设。营造对班级管理有利的外部,注重外部
3.4重视基层班级
要把班级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发挥学生骨干作用,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加强学生班级建设。营造对班级管理有利的外部,注重外部环境对班级管理的影响。要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晚自习时间,发挥学院特色,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要不断加强班级凝聚力,要建立班级奖励机制,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5充分发挥各级学生组织的作用
学生组织是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学校教育管理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加强学生组织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他们在大学生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增强学生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学生组织建设成为带动学生班级团结进步和开展思想教育的坚强堡垒。
要严格选拔学生干部,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必须坚持、公开的原则,实行公平竞争、择优录取;要合理使用学生干部,学生干部一经选拔上岗后就要合理地使用,注意扬长避短,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加强学生干部的管理,建立完善的考核奖励制度,形成良好的和运行机制,努力实现学生组织的规范化、制度化;重视培养学生干部建立学习型队伍是培养学生干部的奋斗目标,学生干部的培养应贯穿于选拔和使用的全过程;关心关怀学生干部,要关心学生干部的成长,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分析和处理问题,当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上遇到困难时要给予帮助、支持和鼓励。
3.6拓宽教育阵地,强化宿舍
把学生宿舍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教育和学院文化建设的实施基地,积极开展学生宿舍卫生、安全、奖惩、文化建设工作,及时了解学生思想,掌握学生心态,消除学生生活、学习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营造和谐的宿舍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3.7掌握规律,有的放矢
要根据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抓住新生入学、
前后、实训,老生
、传统节日、重大事件等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教育活动。围绕本院学生特点和高职学生的思想现状,以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适应教育、典型人物先进事迹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就业
教育等为教育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根据本学院学生实际情况形成工作特色,同时,注意本学院和兄弟学院的优秀经验,把握学生管理工作的规律,解放思想、不断创新。
4.权责清晰,管理到位 实行二级管理后,二级学院对学生工作的教育管理权限和责任进一步加大,二级学院领导要正确行使领导权力,大胆管理,要进一步明确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权限和责任,科学开展学生处分、学生奖励、奖助学金分配、辅导员奖励和奖金分配等工作。同时,明确岗位责任,学生管理工作成绩与二级学院考核挂钩,学生问题与学院的美誉度息息相关。
5.转变职能,以评促进
随着二级学院管理体制的建立,学校负责学生工作的职能部门工作职能也随之发生转变,主要负责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组织全校性活动;进行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的检查、督促、评比、服务,同时改进考核办法;协调解决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中的困难;抓好正反两方在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用点上的经验面上的工作。要把更多权力放给二级学院,充分尊重支持二级学院领导按照统一要求独立自主地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学校要定期举办学生管理工作交流会,总结经验,评选“学生管理先进单位”,以评先进,抓典型,促进学院发展。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总之,二级管理模式下,二级学院要紧跟学校改革发展的步伐,结合学院实际,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握内涵、掌握规律、权责清晰、科学管理,不断探索适应学校发展的科学的管理和运作模式,提高学校管理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艳.高校内部实行二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辽宁教育研究,2006(11).
[2]周德华.高职院校院系二级管理模式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0).
[3]陈海忠.推进院系二级管理优化高职教学管理模式[J].中国,2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