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优化装备资源管理 论促进新课程改革(2)
2016-03-21 01:08
导读:学校实验室、、信息中心、室、体育馆、校园台都能做到与学校研究性学习、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校本课程建设有机结合,在课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
学校实验室、、信息中心、室、体育馆、校园台都能做到与学校研究性学习、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校本课程建设有机结合,在课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都向师生开放,这是师生提高能力、培养兴趣、陶冶情操、发挥才能的理想之所。我们的做法是采用调休制,安排人员专门值班,活动内容、活动人数、活动要求、活动时间由班主任提前三天通知相关部门,学校装备室检查、督促落实。这样充分发挥了装备室、场、馆的育人功能,实现了装备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装备资源利用数字化
推进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学校网站、FTP、教师博客等平台系统,把原封闭的资源变成共享资源,师生间、家校间、校际间、主管部门与基层学校、学校与都能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充分发挥装备资源的数字化优势,为学校发展和师生共同成长服务。
装备管理网络化
装备管理达到信息化、无纸化、准确化的现代管理目标。仪器出借、赔偿、报损报废、申购等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实行软件管理,程序设计合理;全校师生,上至校长,下至学生均可查阅相关的装备信息资料,真正做到装备管理网络化。及时了解省(市)技术装备部门颁发的实验教学库题、装备标准、新仪器设备的信息,以便制定装备计划和管理措施;学校可及时上网且自动下载新课程的实验要求,可查阅各仪器的资料,还可与兄弟学校交流实验教学心得体会。
装备考核制度化
学校装备室制定了一套较完善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如《校产、装备管理制度》《多媒体设备使用制度》《网络教室(微机房)管理制度》《实验室工作制度》《图书馆工作制度》《多功能教室使用制度》《校产损坏、赔偿制度》《电脑使用安全
责任书(
承诺书)》等。通过每周检查、每月汇总,学期评比等措施对班级和教师进行装备管理考核,班级考核计入班主任工作绩效,教师计入学期考核。通过考核,加强了师生的责任心,提高了装备效用。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建立一支师生共同参与的装备管理队伍加强对教师的装备使用培训
对于硬件设备的管理,各部门负责人和班主任是设备管理的责任人。学校装备室于每学期初都会对部门和班级进行校产复核登记,签订校产管理管理责任书和安全责任书。每学期对教师组织多次设备使用的集体培训。如笔记本电脑使用培训、教室多媒体设备使用培训、理化生探究实验室使用培训、移动多媒体使用培训、学校网站管理使用培训等。
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学生管理队伍
各班推选一名“装备管理好帮手”,由思想好、责任心强、乐于为集体服务,有奉献精神的优秀学生来担任。每学期初,我们对他们进行爱护校产、节约水电和电教设备使用、登记管理的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知道设备的维护要求,明确自己工作职责。每月集中开会一次,了解各班《多媒体设备使用手册》记录情况,电教课开设率,和解决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形成一支得力的学生管理队伍,使任课老师有了一个放心的电教课助理。
全面提高装备管理水平
我们对各室的配置进行动态管理,设计并完成了学校电教设备配置一览图。不仅能一目了然地掌握全校电教设备的配置和使用情况,而且还能及时反映设备的检修、调换等变动情况,不仅增加了购置设备的透明度,而且促进了相互交流和学习。当设备发生故障时,由班级“装备管理好帮手”和专用室负责人填写书面报修单,送达学校装备室,然后安排人员利用课后或晚上及时检修,确保设备能正常使用。在强化管理的同时,我们多次开设多媒体课件制作、班级网页制作等业务培训班,大大推动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使学校教育教学向现代教育迈进。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教育装备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设备,科学安全地配置和使用设备,延长设备生命周期,杜绝安全隐患。笔者认为,在搞好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必须狠抓管理,管好用好教育装备资源,争取最大程度发挥出装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