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信息辅助平台在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6-03-30 01:03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试论信息辅助平台在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关键词]人文素质 信息辅助平台 应用意义

  [关键词]人文素质 信息辅助平台 应用意义 作用功能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信息辅助平台在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目的与意义、应用原则、导向,作用与功能,认为应突破当前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的限制,通过非面对面的信息辅助平台作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拓展和延伸。1、实现了师生间的有效沟通;2、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了解;3、推动了学生的理性思考。
  
  人文素质相对于科学素质而言,主要是指与修养、个性品格、理想追求、人际关系等方面密切相关的为人处世的特质。不可否认,由于受应试教育、改革滞后以及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等因素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多样化趋势凸显,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道德标准下降、学习目标迷失、理性思考能力缺失,一些学生还因承受经济、情感、就业等压力过大而存在厌学情绪、心灵脆弱和人格缺陷等现象。尽管各高校采取了人文素质课程改革、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大学生评价改进等一系列举措,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仍不容乐观。利用手机短信、邮件、电子群聊、网络论坛与博客等信息辅助平台拓展与延伸课堂教学,积极发挥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从而突破课程教学在形式、内容、时空等方面的限制,帮助大学生在各种思想观念和纷繁芜杂的信息冲击以及剧烈的文化激荡中,逐步形成深刻的洞察能力、理性的思维能力、健康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行为取向,是新形势下推进和深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
  
  一、信息辅助平台在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目的与意义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信息辅助平台为拓展课程教学渠道创造条件
  近年来,随着高校持续扩招,教室、实验室、经费、师资等教育资源日趋紧张,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班级规模过大、教学形式单一等弊端难以在短期内完全解决。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尤其是对非智力因素的要求不断提高,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抱负与人文素养,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可喜的是,当前手机和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逐年提高,高校校园网建设成效显著,这使得借助现代化信息平台来开辟人文素质教学新渠道成为可能。通过构建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电子群聊、网络论坛与博客等课程教学信息辅助平台体系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不但能够解除课堂教学固有的思想顾虑和交流禁忌,突破等级观念,平等、自由、及时地阐述个人思想和发表个性化言论;而且能够实现情感交流的全面性和深入性,克服课堂内较难实现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及时、多向的互动困难。
  
  2、信息辅助平台使增强课程教学感染力成为可能
  利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电子群聊、网络论坛与博客等平台,容易实现通过生活贴近性、主旨多样性和话题可选性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对话题的推动与引导,不断拓宽主题探讨的参与面,促进学生参与深度;通过群体性交流与思维激荡,凝练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和兴奋点;通过资源共享与互助性合作,提升大学生思想认识和思维方式的整合性、系统性和深入性。信息辅助平台的构建,有利于突破载体的限制,丰富媒体形式,无限拓展信息量,促成交流形式多样化,一方面给了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有利于大学生群体的内在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充分培育和绽放,另一方面也给课程教学提供了无限的教学素材,对于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增强课程吸引力和感染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3、信息辅助平台为突破课程教学的时空限制奠定基础
  人文素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自我认知和自我超越的能力,表现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以及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压力,能够从容应对并趋利避害。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们处于困惑、迷茫是一种常态,只是应对策略有差异,有的消极避让,有的随波逐流,有的则逆流而上。在迷惘和徘徊的时刻,与良师益友倾诉衷肠、感受教益,是大学生普遍的愿望。课堂教学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往往不能实现在最需要的时刻以最需要的方式来帮助大学生成长。借助信息辅助平台,可以在网络联接的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实现交流与沟通。可以方便、快捷地将个人的喜怒哀乐和所感所思呈现在特定的对象面前,与大家分享交流,从而即时地获得内心的成长。同时,课堂上遗留的问题也可以在信息辅助平台中得到进一步探讨。
  
  二、信息辅助平台在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原则与导向
  
  1、实现有效沟通
  现阶段,大学生迫切需要在嘈杂喧嚣中保持心灵宁静,避免浮躁、虚荣带来的不安和就业、学习、经济、情感等各方面压力所造成的恐慌与伤害。大学生需要一个能够寄存和释放心灵的港湾。在这里,大家彼此信任、关爱、积极、有为,大家相互扶持、共渡难关、共同分享收获与成长的喜悦。这些虽然都是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目标,但由于受到授课形式、内容、风格以及学生参与程度的影响,一些问题往往难以在有限的课堂内说透、讲通,也就难以得到学生们的认同与吸收。通过开放的、多样的信息辅助平台,可以实现各抒己见和充分沟通,也可以避免在课堂上只有少数人参与的局面。利用手机短信、电子信箱平台给每一位大学生发送祝福问候和课程要求,为内向的、在公开场合发表言论心存顾虑的学生开辟私下交流的空间;通过电子论坛、博客平台就某些主题开展互动式交流与探讨可以将对问题的认识引向深入;通过电子群聊激活大学生的内心需求与内在兴趣,活跃大学生的思维,启动群体智慧,可以实现群体超越与共同成长。总之,多样化信息辅助平台的构建,不但要着眼于能够实现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而且要达成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有效沟通。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2、促进角色互换
  当人们懂得独立思考的时候,也就产生了主导话语权的欲求。大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定的时期。一些大学生往往开始带着自己的主观意志和价值观念来待人接物。他们对用自己获得的经验来自己的人生坚信不疑,并试图将其应用于其他人和其它事,由此往往导致对于别人的说教和诉求不再敏感与热衷,这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大障碍。人类已经进入了多元开放、崇尚个性、追求公平公正的新纪元,教师以高高在上的姿态给学生灌输人生哲理显然已经成为过去,唯有做到设身处地、角色互换,正视学生的需求与追求,找到双方关切与利益的交点,才可能获得学生的信赖与尊重。而信息辅助平台在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角色互换方面显然有着天然的优势和条件。教师可以在不放弃原则立场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对方的需求、尊重别人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讲清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在认准对方需要的基础上,把话讲到对方的心坎上,从而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多次、长期、深入的交流,充分认清别人的观点,体会别人的感受,从而不断调适和提高自己的认识与态度。
上一篇:探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民主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