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人文素质 信息辅助平台 应用意义 作用功能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信息辅助平台在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目的与意义、应用原则、导向,作用与功能,认为应突破当前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的限制,通过非面对面的信息辅助平台作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拓展和延伸。1、实现了师生间的有效沟通;2、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了解;3、推动了学生的理性思考。
人文素质相对于科学素质而言,主要是指与修养、个性品格、理想追求、人际关系等方面密切相关的为人处世的特质。不可否认,由于受应试教育、改革滞后以及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等因素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多样化趋势凸显,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道德标准下降、学习目标迷失、理性思考能力缺失,一些学生还因承受经济、情感、就业等压力过大而存在厌学情绪、心灵脆弱和人格缺陷等现象。尽管各高校采取了人文素质课程改革、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大学生评价改进等一系列举措,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仍不容乐观。利用手机短信、邮件、电子群聊、网络论坛与博客等信息辅助平台拓展与延伸课堂教学,积极发挥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从而突破课程教学在形式、内容、时空等方面的限制,帮助大学生在各种思想观念和纷繁芜杂的信息冲击以及剧烈的文化激荡中,逐步形成深刻的洞察能力、理性的思维能力、健康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行为取向,是新形势下推进和深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
一、信息辅助平台在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目的与意义
1、信息辅助平台为拓展课程教学渠道创造条件
近年来,随着高校持续扩招,教室、实验室、经费、师资等教育资源日趋紧张,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班级规模过大、教学形式单一等弊端难以在短期内完全解决。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尤其是对非智力因素的要求不断提高,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抱负与人文素养,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可喜的是,当前手机和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逐年提高,高校校园网建设成效显著,这使得借助现代化信息平台来开辟人文素质教学新渠道成为可能。通过构建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电子群聊、网络论坛与博客等课程教学信息辅助平台体系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不但能够解除课堂教学固有的思想顾虑和交流禁忌,突破等级观念,平等、自由、及时地阐述个人思想和发表个性化言论;而且能够实现情感交流的全面性和深入性,克服课堂内较难实现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及时、多向的互动困难。
2、信息辅助平台使增强课程教学感染力成为可能
利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电子群聊、网络论坛与博客等平台,容易实现通过生活贴近性、主旨多样性和话题可选性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对话题的推动与引导,不断拓宽主题探讨的参与面,促进学生参与深度;通过群体性交流与思维激荡,凝练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和兴奋点;通过资源共享与互助性合作,提升大学生思想认识和思维方式的整合性、系统性和深入性。信息辅助平台的构建,有利于突破载体的限制,丰富媒体形式,无限拓展信息量,促成交流形式多样化,一方面给了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有利于大学生群体的内在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充分培育和绽放,另一方面也给课程教学提供了无限的教学素材,对于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增强课程吸引力和感染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