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高等教育融资体制创新路径探究
2016-04-04 01:02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试论我国高等教育融资体制创新路径探究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关键词:高等 体制 创新路径
关键词:高等 体制 创新路径
论文摘要: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处于龙头地位,无论是政府、还是家庭个人都对高等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然而,我国高等教育由于体制和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教育投入不足,偿债能力有限以及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本文通过综述相关领域的学者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融资体制不断完善的创新路径,力求从理论上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融资困难的问题。
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处于龙头地位,它关系着社会和个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教育经费的支持,教育经费的供给状况决定了高校办学条件的档次,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多年来,我国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值始终徘徊在2%~3%左右。高校负债巨大,资金短缺严重。因此,研究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寻找高等教育新的资金来源渠道便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融资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1.高校投入不足
经费投入不足,是发展高校的世界性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的财政性教育经费一直在增加,但高等教育占财政教育经费的比例却在递减。政府通过默许、鼓励、强制以及补助的方式促使高校向国有商业贷款,固然减轻了当期财政支出的压力,但不过是推延了财政支付的时间。基于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的公办性质,一旦高校无力还贷,这部分势必成为政府的隐性负债,政府最终要为高校的不良贷款买单。
2.机构贷款政策不符合高校发展规律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高校具有培养人和使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双重属性,其发展规律主要体现在教育形成良性资产和教育事业投资收益期长等方面。高校作为非盈利机构,虽然有稳定的现金流,短期内却不能形成大量盈余,需要长期积累资金。这就要求高校的发展需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尤其是长期教育投资。但是受我国金融政策和体制的限制,各高等学校很难获得长期项目贷款,高校负债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短期负债多、长期负债少,高校压力沉重。
3.偿债能力有限
高等教育产品是高校培养的社会劳动力,即使在国外也很少实行服务或将培养的人才公开出售,只是依靠学生的学费来补偿成本。我国高校现阶段收取的学费约占培养成本的四分之一,但提高收费标准涉及到国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涉及到社会的稳定与教育的公平性,已经受到公众质疑,期望通过收取学费归还贷款的想法脱离了基本国情,无法满足高校偿还巨额贷款的资金需求。
二、美国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的经验借鉴
美国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主要由政府投资、个人投资、捐赠基金收入及私人捐赠、学校自筹收入等几个方面构成。考察美国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的形成和特点,对于改变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单一现状具有重要的启示。
1.政府投资居于主导地位
虽然美国是一个实行自由的
,但是美国政府也认识到,如果完全听任市场供求来左右高等教育的发展,则可能危及国家利益。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和创新,美国联邦政府终于确立了以立法拨款、科研拨款和设立奖、贷学金干预高等教育的途径。联邦政府通过法令或的形式明确规定拨款的用途以及获得拨款的条件,从而保证实现干预目标。虽然政府投资所占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美国政府投资高等学校绝对金额呈逐步增长态势。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2.个人投资呈递增趋势
高等教育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产品,而是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个人投资于高等教育能得到相应的回报,故美国高校普遍采取收费制度,学费及杂费收入构成高等教育投资的第二项重要的资金来源。美国高等学校个人投资比例占整个投资比重的20%左右,公立高校个人投资比例均超过20%,并且个人投资比例呈递增势态。
3.社会捐赠是重要来源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极为重要的经费来源便是私人或团体的教育捐赠。在殖民地时期,约翰•哈佛捐资兴办了哈佛学院即是典型的事例。个人成功以后,回报社会的途径之一就是从事慈善事业,包括资助高等教育。因此,美国人有从事私人慈善事业的社会风气,政策对慈善事业的鼓励推动了捐赠行为。社会捐赠已经成为美国高等教育资金的一项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