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研(4)

2016-04-15 01:12
导读:2.通识 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其

  2.通识
  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是社区学院教育形式的重要内容,旨在强化学生的一般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造力。世界对发展中国家的建议是:“通识教育是全部高校学生都应该接受的一种教育,而不管其所在院校和课程如何。”忽视通识教育,正如马克思所说,“只能发展自己能力的一方面而偏废了其他方面,只熟悉整个生产中的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部门的一部分”,会使得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越来越片面。农村社区学院塑造的不仅仅是技术能手,更应该是具有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创造能力的人才。通识教育能够为个人的进一步学习和专业化培训奠定基础,是农村社区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
  3.升学教育
  农村社区发展学院是面对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教育模式,应该与本科教育建立有效的联动,为有潜力或能够进一步接受教育的部分学生提供了机会。只要能在两年学制内修满课程就可以顺利毕业,并领取资格证书。只要凭此资格证书并通过入学就可以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攻读三四年级的课程。
  
  (二)农村社区学院的教学方式
  农村社区发展学院是基于新农村建设的高等教育模式,主要是为新农村建设培育中高级技术与人才,这就要求农村社区学院具有跟研究型大学“课堂为主”所不同的教学方式。农村社区发展学院以作为主要的教育形式,对技术技能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对技术技能的掌握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针对职业教育,应采取“学院+基地”的教学方式。“基地”主要是指示范农场以及企业,“基地”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学生的专业以及新农村的生产实际决定的。在课程设置上分为基础课、职业课与培训课等三个部分。基础课主要包括德育与体育课程,加强了法制与职业教育的内容。学生可以选修其中部分或者全部课程,其中实践培训部分应占较大的比重,实验课与生产课的时间应不低于总学时的1/3。这种让学生边学课程和专业知识,边进行生产实践,边创收致富的“三边”教学,或者称之为“三园”(校园、家园)的教学方式,把学校、学生、农业产业紧紧连在一起,使教、学、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使他们就业上岗有优势,回家创业有技能,能很快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合格建设者。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农村社区学院的管理
  由于农村社区学院生源、人才培养方式、目标等方面的特殊性,农村社区学院在招生、学制、师资等方面应实行可选择性的管理模式。
  农村社区学院主要是面向广大农村地区需要接受技术技能培训、需要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的农民开展的一种高等教育模式,因此,在招生方面不能采取严格的统一的质量标准,而应该在“宽进”的基础上,根据具体专业及求学者的教育文化程度采取多元化的入学标准,尽可能地为有需求的农民提供教育服务,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有效途径。农村社区学院可试行学分制管理,以两年制教育为主;推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多证齐发等制度,为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多种形式完成学业提供制度便利。
  农村社区学院是当地的人才库,能够聚集到区县一级较高水平的人才。可以委托其他大学帮助培育或者抽调有一定基础和潜力的教师扩充师资力量;也可以聘请各种技术人员和企业家、厂长、经理,或某一领域的专家等作为兼职教师或辅导教师;还可以聘请大学的离退休教师做兼职教师,这是农村社区学院解决师资紧缺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我国有60万退休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这是一笔不可忽视的资源”。兼职教师将是我国农村社区学院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一篇:关于构建高等学校辅导员继续教育体系的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