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高职高专篮球队训练初探

2016-04-27 01:00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关于高职高专篮球队训练初探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课余篮球队训练是高职高专院校


  摘要:课余篮球队训练是高职高专院校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部分,本文从运动员选材、教练员建立正确的思想、上好训练课、做好工作等方面对做好高职高专篮球队训练进行了初步探讨。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篮球队;训练
  
  学校课余篮球训练是指利用业余时间,以运动队的形式对部分篮球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使其身体得到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篮球运动技术水平。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身体条件、体能素质与技术水平等都不如本科院校学生,比较而言不尽人意,甚至有的学生入校前连篮球也没有摸过。如何在现有基础上,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使队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和全队战术配合意识有一个明显的提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如何搞好高校课余篮球训练进行了初步探讨,供同行在实践中参考。

  1选材工作
  
  选材是组建球队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学校篮球代表队必须坚持一定的入队条件,才能得到学校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和的支持,业余训练才能顺利进行。篮球代表队的队员不仅要在篮球方面有专长,更应该思想进步、学习努力、身体健康。对于个别运动技术好或身体条件好,但是其他方面相对较差的学生,应该从发展的角度着眼,只要他们表示愿意进步,愿意努力学习,就可以吸收进队。在今后的教学和训练中,应该对他们加强思想教育,督促学习,关注平时表现,使之德、智、体全面发展。除上述基本条件外,在选拔队员时还应该兼顾学生的潜力和积极性,尽可能选择两者皆佳的运动员。一个积极性很高但缺乏足够潜力的运动员,难以使自己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技术高超而积极性一般的运动员,则更会影响全队的发展,对于这种运动员,要注意激发其积极性,把个人的技巧融合在全队的打法中,促其成材。此外,在挑选队员时,还要根据教练员的指导思想来进行,首选那些风格打法技巧与自己一致的运动员,这样不仅方便于今后的训练指导,而且容易使全队形成统一的风格。具体可以采用听(听班主任、体育教师、学生等介绍队员运动成绩、思想品德、学习以及个性等情况)、看(采用组织比赛、身体测验等方式察看学生的身体条件、灵活性和反应能力等)的方法。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在全年的训练中,选材要通过初选、复选、终选三个阶段,只有这样教练员才能准确把握选材对象的真实情况。初选在新生入学后通过新生的各种形式的篮球比赛、田径选拔赛、身体素质测试、查阅新生等方法进行。教练员要把身体高大、具有良好素质、篮球技战术基础较高的学生选拔出来尽早地投入训练。复选在通过几个月的训练和院、系间的比赛及各种友谊赛、表演赛、选拔赛之后,教练员对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是否继续留队训练做出估计和评定。终选是在地区或省高校比赛前对复选后集训的运动员进行的最后选拔,主要是教练员通过友谊赛对队员的各项比赛技术指标的数据和集训前后的篮球技战术水平提高情况以及教练员对该运动员潜质的预测。慎重选拔出来的代表队,才能够得到学校广大师生的关心与支持。
  
  2训练工作
  
  2.1确定指导思想
  教练员的指导思想决定着一支球队的打法、风格,决定着他的教学与训练方法,决定着他对队员的要求,决定着一支球队的风貌。一个教练员的个性和他所训练的球队的特点,均反映在他的指导思想中。因此,教练员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立指导思想,要根据自己的指导思想形成独特的风格与打法。一支队伍朝什么方向发展,是教练员指导思想在多年长期训练中付诸实践的结果。对高职高专院校来说,由于学生基础条件相对较弱,应确立从实际出发的指导思想,即:充分调动队员的积极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训练越接近实战,练习的效果就越佳;要求队员必须具有顽强的精神、良好的体能、娴熟的技术,要求掌握高质量、符合本队技术特点的攻守战术意识。

  2.2上好训练课
  训练课是训练工作的中心,各种各样的工作都是在训练课中体现的。为提高训练效果,训练课每周安排4至6次,每次2小时,利用每天午后5至7点课余时间进行训练。每次课根据周期运动训练内容和运动负荷的要求,安排训练内容,并严格控制好运动负荷量。在训练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方法编制动作程序进行练习,根据条件,将身体练习和基本技术练习有机的结合起来。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2.1基本练习方法
  2.2.1.1发展速度练习。两人全场快速传球跑运投篮,往返四至六次为一组,要求每次途中传球四次,逐步要求只准传球三次即投篮,记录时间。
  2.2.1.2耐久力练习。全场快速运球跑动投篮,往返8至12次为一组,记录时间。
  2.2.1.3力量练习。采用发展各部肌肉力量的需要编制练习方法:蛙跳14米——二人中速全场往返传球跑动投篮——跳摸篮板20次——罚篮10次——俯卧撑10次,循环3至5组。
  2.2.1.4弹跳力练习。6人一组、5人连续运球跑动投篮,一人在篮下连续起跳“盖帽”,封盖五次轮换。
  2.2.1.5灵敏练习。快速奔跑中拾起球或接地滚球,运球上篮,往返4至6次为一组。
  2.2.1.6柔韧性练习。两人一组跳起空中转体两手头上传球,尽力加大动作幅度,15次为一组。

上一篇:对于高职院校考试改革探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