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高校中体育弱势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给高校正常的体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同时也给高校体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找出解决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问题的对策,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与终身体育观念,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体育弱势群体 类型 对策
“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是指高校中身体患有疾病,肢体残疾或体质虚弱的,在进行体育运动时相对于普通学生处于不利地位的大学生群体(包括生理性体育弱势群体、生活体育弱势群体、性体育弱势群体)。由于我国在1998年放宽了大学生入学的体检要求,1999年以后又开始大规模扩招,使得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日益膨胀,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的人数不断增加,这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难点和重点。
一、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类型
(一)生理性体育弱势群体的大学生
1.外貌、体型特殊的体育弱势群体大学生。这些学生由于外貌的特别很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常常成为其他同学谈论的话题或是笑柄,且容易被其他同学起绰号。有研究表明,在高校女学生中外貌、体型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体形过胖的女大学生在上所承受的压力往往大于正常体形的女大学生,且比较容易产生孤僻行为。
2.身体有缺陷的体育弱势群体大学生。身体有缺陷指的是肢体的残疾和身体各器官功能的缺损。这些学生由于身体有缺陷造成运动能力的下降,对自己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也造成一些障碍。这种情况的大学生很容易觉得低人一等,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更不愿意主动和老师、同学正常交往,在与他人相处时会产生自卑心理和自暴自弃的想法,往往缺乏自信、行为孤僻、不容易相处。有些学生甚至因为受到他人的歧视而产生逆反心理和报复心理。更有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大学生,在碰到一些挫折后产生轻生的念头。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3.患有特殊疾病的体育弱势群体大学生。患有特殊疾病指的是先天和后天患有乙肝、腋臭、口臭等疾病。这些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中存在着比较大的障碍,总是担心自己的疾病被别人发现或是怕别人发现以后改变对自己的态度,极易形成自卑心理,不愿与人接近,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生活性体育弱势群体大学生
1.因生活和教学方式变化产生心理波动的体育弱势群体大学生。这部分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活环境和学校的教学方式发生突然变化,生活环境从一个相对约束的环境转换到一个相对宽松和独立的环境,教学方式从强加形的学习模式转变到自我的教学方式。由于他们并没有做好迎接新生活的准备,而且又不能很快调整和适应这种新的生活及教学方式,从而出现很强的心理落差,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
2.因家庭困难产生不良心态的体育弱势群体大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在大学期间就开始面对现状。自己在大学里的许多计划和理想得不到实现,而现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又迫使他们不得不重视金钱的作用,寒酸的外表往往令其自惭形秽。但出于自尊,一些贫困学生不愿和其他人交往或在交往中孤僻寡言,从而出现各种人际交往障碍、自我意识不良。更有一些学生容易在集体活动或同学交往中出现顺从、默认行为无意或畏于坚持己见的行为,甚至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不断增加压力。如果这些学生不能正确地缓解压力就会产生一些孤僻、自闭和丧失自我意识等心理问题。
3.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产生不良影响的体育弱势大学生。家庭教育是否恰当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有非常大的影响。在进大学之前,大多生是在父母的管教下成长起来的,而父母往往用单一的生活选择、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人格理想来要求自己的子女。为了使子女能够达到父母的期望,父母们会对子女的要求格外严格,并不惜一切地创造条件。这种不科学的家庭教育造成这些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人格、心理等方面都没得到正确的引导。这些原因对于处于体育弱势群体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身心的折磨,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