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2)

2016-07-11 01:14
导读:3.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等承担着重要的知识创新使命。没有创新,的质量也就无从谈起。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要求,世界各国都在围绕

  3.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等承担着重要的知识创新使命。没有创新,的质量也就无从谈起。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要求,世界各国都在围绕着知识创新,实施其国家科技,高等教育被赋予创新生力军的使命。美国开展了“创新美国计划”,英国设立了“科学与创新计划”,加拿大推出了国家创新策略,俄罗斯开发了创新性大学评审标准。近几年,我国大学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开始引入了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但大都处于实验阶段,还没有形成一种和制度。我国大学应建立以发现和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模式,不但开设有关研究方法、创造方法、思维科学等方面的课程,而且倡导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以发现为基础的学习,以及多种新的探究学习模式。加强教育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在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制度、教学模式以及教育评估等方面进行改革,注重个别化教学,鼓励教师创造性地确立自己的教学风格,赋予学生以更大的学习自由。
  4.构建教育评估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高等教育的质量历来为公众所关注。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估制度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更加凸显。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在1984发表的研究报告《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提出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有三个重要条件:一是学生投入学习;二是严格要求;三是评价与反馈。所谓学生投入学习,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多少时间、精力和努力。大量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的时间、作出的努力越多,对他们自己的学习安排得越紧,他们的成长就越快,收获就越大,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就越满意,合格率越高,他们也就越有可能继续学习下去。严格要求是学生和学校努力追求达到一定的教育成果,包括对的标准和所期望的成绩水平。学校的要求对学生的成绩会有明显的影响,学生对合理的要求的反应是积极的。但要求要适当,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同时要将要求标准公布于众,让大学生、家庭以及其他人都了解要求的具体内容和通过什么途径去实现。评价和反馈是保证质量的第三个重要条件。利用评价信息可以更正学生努力的方向,成为投身学习的有力杠杆。学校不仅有责任说明对学生的要求和标准,而且有责任评价要求和标准执行的结果,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评价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标准测验、作文、谈话、、成绩等。学生入学时要有测验,时也进行同样的测验,才能说明在学习期间发生了多少变化。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外,对学校也要进行评价或评估,这就是对学校的物力、财力、接受的资助及经费、学校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教师学术成就、入学新生的水平等的评估。但是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评估,了解高等学校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在知识、能力、技能以及态度方面有多少进步。因为各个学校在高等教育中的层次不同,办学条件不同,新生入学时的水平有差异。
  因此不能用一个指标来评价,也不能以一次测验而作为评价的结论,应该从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学校和学生的进步,也就是强调重视绩效指标,进行发展性评价。教育评估已经成为高等学校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科学版),2006,(5).
  [2]钟秉林.适应全球化变革需要 重塑高等教育质量观[J].中国高等教育,2008,(1).

上一篇:浅谈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创新研究综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