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析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2)

2016-07-23 01:02
导读:3.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大学生的需求。由于学生 就业 的化、价值判断的多样化、获取信息的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当代大

  3.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大学生的需求。由于学生就业的化、价值判断的多样化、获取信息的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成长需求的差异性越来越大。他们一方面对传统的思想内容和方法不认同,对辅导员以“传令兵和员”的身份不满意甚至排斥;另一方面,又希望辅导员“专职化、专家化”,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充当“思想的讲解员、学习的引导员、职业的培训师、的疏导员、校园的教导员、学生纠纷的协调员”等多重角色,切实对自身的全面发展起引领作用。作为工作对象,大学生的期望和认知评价应成为为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方向的最重要研究参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复杂的育人工作。辅导员除了要具有一定的思政教育专业知识外,还应拥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具备较强的预测决策等能力,适应培养人才的“KAQ模式”,兼顾“专”“博”两个方面。除此之外,辅导员还必须掌握管理心理辅导、职业规划等相关知识。只有成为“复合人才”,才能真正胜任其工作。
  一方面,辅导员需要在进行日常教育和管理时,尽量增强工作的贴心性,增强自身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和管理,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学生多方位需求,也需要辅导员不断自我学习提升,这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辅导员任何一方面的不足,都会影响他们在学生心中的认同和地位,都会削弱他们职责和作用,最终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辅导员对于学生需求的多样性有较清醒的认识,也有较强的提升学历和对外交流的意识,但往往由于日常事务繁杂,没有时间进行自我学习提高,导致被动地“吃老本”。长此以往,辅导员必然无时间也无精力自我提升,甚至倒退为“扶”起别人,自己“倒”下的人员。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只有实现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才能有充足的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心理等各方面情况,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只有实现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才能有足够精力自我提高,更有效地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只有实现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才能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增强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使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思想政治教育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并更多地付之于行动。
  4.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可有效克服辅导员职业倦怠。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骨干力量,其自身的工作心理和状态决定性地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当前的辅导员多处于“无梯队、无层次、无结构、无积累”“工作负荷大、职业风险大、价值冲突大”“素质要求高、社会期望高”“上升空间小”的工作境地和心理状态。
  多数辅导员热爱学生工作并想把辅导员岗位当做终身事业,也希望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更希望得到学生、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认同。但由于高校改革的深入,以往的学生工作经验因体制、方法、对象的变化,几乎无可借鉴,辅导员在工作中会碰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某些时候甚至要在“大法”和“小法”的矛盾冲突中开展工作。由于思想工作效果显现的延时性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学生至上”思想的过度宣扬,学校往往更注重学生的感受、问题和意见,在辅导员考评机制中实行“事故”甚至“投诉”的一票否决,辅导员工作难以得到认同和中肯的评价。辅导员只好“磨破嘴跑断腿”“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地充当“各个部门的办事员”和“全天候保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成为大部分辅导员对待工作的第一反应。一些高校领导囿于“重教学、轻管理”的陈旧思想,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足”,将辅导员定位于“文件上很重要、待遇上要次要、提拔时可不要”“平时办事员、危难堵枪眼”的角色,从未真正认为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不可或缺的主力军;甚至个别高校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贯彻上,以个别辅导员“不争气”和“不安心”为借口,采取“精神传达及时、行动不想落实”的态度,对整个辅导员队伍的待遇和发展空间做种种限制。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易发群体。作为一种职业性伤害,职业倦怠也正影响着高校辅导员队伍,而且呈现加重和蔓延的趋势。但是由于上述“四无、三大、两高、一小”的情况,辅导员只能将这一岗位当做谋生手段,一有机会就转岗或转行。严重的职业倦怠,造成了辅导员工作态度消极冷漠、工作方式程序化,队伍整体的流动过快,已严重影响到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进而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受到影响,使高校难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群体。
  要想有效地克服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除了辅导员要做好心理调适、提高自身抗压能力和高校加大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奖优罚劣的力度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减少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明确岗位职责、避免事务性工作缠身的状况;建立辅导员良好的职业前景,优化辅导员的发展途径,制定专门的职称、职务政策;要根据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兴趣、工作能力做专项划分,增加进修和对外交流机会,提高其学历层次和水平。

  四、结语
  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品行端、专业精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校的核心任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已迫在眉睫,必须高度重视。
  只有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才能符合辅导员职业发展趋势,推进高校的改革进程。只有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才能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培养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人才。只有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才能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基本需求。只有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才能有效克服职业倦怠,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功能,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者和引路人。

上一篇: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教师素质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