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特色典型剖析

2016-08-22 01:16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试论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特色典型剖析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关键词:民办高校 办学特色 剖析

  关键词:民办高校 办学特色 剖析

  论文摘要:办出特色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校园建设是民办高校办学特色建设的关键因素。目前,民办高校在办学特色建设中还存在一些劣势和不足之处。在新的形势下,民办高校应该在正确定位的前提下,形成自己的创新,积累自己的优势,经过多年的提高形成特色,走可持续的特色发展之路。
  
  作为领域重要的制度创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体系中的重要力量。特别是2003年《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和实施, 更是有力地促进了民办高校的发展。目前, 民办高校的在校生人数已突破百万。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及教育服务的对外开放, 民办高校的发展已进入由持续的规模扩张转入内涵发展的新阶段,走特色立校之路,依靠自身力量培育优势, 彰显个性, 积极发展核心竞争力是目前民办高等学校在激励竞争中寻求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民办高校办学特色的内涵
  高等学校办学特色在层面其实是个性与共性、一元与多元的关系问题,共性包含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而个性与特色则是民办高校具有旺盛生命力和生存发展支撑力的条件和基础。因此,民办高校要发展办学特色,就是要在尊重大学共性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个性,积极提倡和鼓励多元,发挥优势, 创造品牌,办出特色,彰显个性,最终达到共性与个性、一元与多元的和谐统一,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精”的独特风格。
  民办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从属性上说主要是指独特性、优质性、稳定性和发展性四个方面。独特性,即本校特有的特色。任何事物的特色,首先是独自特有的,无论是与同类型事物或不同类型事物相比,不仅与众不同,更表现出其他事物所不具备的长处与优势,体现“人无我有”。优质性,即优于其他学校,在同行中不仅出类,而且拔萃,体现“人有我优”。稳定性,即办学特色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逐步积淀形成的,经得起和实践的考验,并被所广泛认可。发展性,即办学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界环境的改变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表现出一种强势地位,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盛的生命力。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办学特色可以体现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外在表现。既可以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上,包括大学的治学方略、办学思想等,它们是大学的灵魂所在、特色之本,也可以体现在学校的体制、运行机制、学科布局、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办学特色的外在表现既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如学科专业特色、校园建设特色、师资队伍特色等是学校的显性特色,是办学特色的直接外部表现,而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校风学风、大学精神等则是学校的隐性特色,显性特色和隐性特色协调统一才能真正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我国民办高校办学特色模式
  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个创新、实践、积淀、提炼和发展的过程。对于任何一所民办高校来说,要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关键是找准切入点。纵观我国现有的民办高校,在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过程中,主要侧重于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1.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一所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一旦形成,就将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同其他各种因素一起决定着学校的前途和命运。校长的办学理念是形成大学特色的源泉。普通民办高校的校长具有任期长、威信高、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丰富的特点,多兼创办人与领导者于一身。他们多属魅力型人物,在复杂和不确定的市场与社会环境中,靠他们超凡的胆识、智慧和勇气,形成了他们的领导地位,他们的信念和逐渐形成了组织的“传奇”,在高校组织上深深打上了个人的烙印。例如,西安外事学院院长黄藤在全国界率先提出“校无大小、教无高下、学无长幼、育无国界”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理念;黄河科技学院院长胡大白以“为国分忧、为民解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为办学宗旨;西安学院院长丁祖诒提出的“民办教育是第二希望工程”、西安欧亚学院院长胡建波提出的“办学以人为本”、浙江树人学院的举办者提出的“公益性、低收费、高质量”、北京吉利大学罗晓明提出的“大师、大楼、大思想”的办学理念,都明确地体现出我国民办教育家的战略眼光。他们把各种先进教育思想和自己对教育的追求与本校实际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思想和发展模式。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2.学校的学科设置。学科有特色是大学办出特色的一个重要基础。民办高校要注意在学科发展上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发展本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以点带面。由于民办高校办学机制灵活,学校的发展与市场的需要息息相关,一些发展较好的民办高校在学科设置中,根据学校自身实际情况,依据社会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既重点支持特色优势专业的建设,又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遵循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适时调整学科结构与专业布局, 重点建设应用型学科专业,重点扶持有市场、有潜力、有前景的新学科专业,已初步构建起了以省市级、校级重点学科与专业为主的较为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如西安外事学院专业等3个专业为陕西省重点专业;湖南涉外院与贸易等3个专业为省重点专业,高尔夫技术训练学等3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泉州信息学院在泉州市政府提出在未来若干年内要建成数字化泉州后,及时设置信息与科学方面的新专业,并把它作为学院的品牌专业。这些举措都充分体现了民办高校在有效利用发展机遇,形成独特竞争优势方面的成功探索。
  3.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民办高校与人才市场高度契合的定位,决定了其采用与我国传统公办高校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市场需求的多规格、多类型、多层次性,要求学生既要有初步系统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要有应对社会需要不断变化的创新素质。而学校的特色学科最终要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将学校的特色“移植”到学生身上,因此,“合格加特长”的应用型和技术型是民办高校特色的直接表现。在这种需求下,各民办高校都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作为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如西安翻译学院创造了“专业+ + 现代化技能”等复合型涉外人才培养模式和准军事化全封闭管理模式;黄河科技学院则提出了注重以党建为核心的德育教育,以厚德博学、学以致用为原则,教育学生会做人、会做事、会的“本科学历+ 专业技能”的培养模式。他们充分发现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让学生掌握适应社会要求的专业技能,努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不同的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成长为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能够满足社会需求、适应社会挑战的应用型人才。
上一篇:浅谈以人为本推进高等学校考试制度的改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