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英语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2)
2017-04-10 01:17
导读:2、加强教学设备建设,采用先进手段来组织教学 当今的社会是技术迅猛的时代,英语教学还停留在原始的教学状态中,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现在
2、加强教学设备建设,采用先进手段来组织教学
当今的社会是技术迅猛的时代,英语教学还停留在原始的教学状态中,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现在一些发达
的语言教学,普遍采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不仅通过语音室设备、幻灯片、录音机、录像机等来辅助教学,还采用了电脑教学手段、电脑手段等等。为了大面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必须加强英语教学设备建设,采用先进设备来组织教学。
3、加大继续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素质
目前,农村初中教师专业素质普遍偏低,部分教师对语言教学吃不透、拿不准,“用英语教学英语”尚不能熟练驾驭,对学生学习心理缺乏全面的了解与研究,严重地阻碍了英语教学进程。教师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施者,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因此,教师素质再教育的提高势在必行。从今年开始国家实施“国培计划”,对我国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免费培训,农村初中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学习机会。
4、强化用英语口语讲授,尽量少使用母语
初中生的汉语习惯已基本形成,母语对英语学习产生的负面性较大。充分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创造外语环境,无疑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教学实践表明,从七年级英语教学中有计划地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因为七年级只要使用简单的英语,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训练,而且教学内容比较浅显易懂,易于采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不必处处借助母语翻译。从八年级开始英语教学就要开始用全英进行教学。当然,对于抽象意义的单词和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适当用母语点拨一下,也是允许的。
5、加强教研教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积累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方法,参与教改实验,撰写教研,以教研促教学,增强“科研先行”意识,做好使自己由“经验型”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工作,使英语教学工作科学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顺利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使命。
英语本身是一种枯燥的语言,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明确学习目的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使自己的课生动有趣,吸引学生,让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仔细研究教学方法,深钻教材,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质量。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我们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传统教学方法有启发式教学法、交际式教学法、兴趣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现在流行的主要有任务型教学法。
6、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注意传授自学方法。《英语新课程标准》 要求必须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思维、学会选择、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具有终身的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一改只顾“教”而不顾“学”的做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尤其是探讨关于“学”的方法,促成“教学过程”向“学教过程”的转变,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可能。
总之,加强教育投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特别是农村初中的基础教育更是投入的重点。我相信在国家政府、社会和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特别是英语教育的现状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改变,农村初中生的英语成绩一定会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