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1)

2017-08-16 01:34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1)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教师的教学活动,其本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教学创新,应当
教师的教学活动,其本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教学创新,应当是我们每一位紧跟时代发展的教师应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是,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轨道上,根据应试要求教师可以不顾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从教学目的、内容和评价上综合考虑自己的教学策略,造成教师长期被束缚于凯洛夫思想框架中的“教学环节”上,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被降低到最低限度。
   
     今天,我们倡导实施素质教育,可以概括地说,就是在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与课程标准的框架内,教师的教学应当让全体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也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当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要十分关注自己的教育对象,组织教学活动。这为我们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提供了广阔的创造性劳动的舞台,我们有必要对教学创造问题给以足够重视。
   
     我们先对现有的组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作一分析,以利比较。通常出现的教学组织过程,基本上是:熟悉教材标准与要求(有时是考试标准与考试要求)→确定授课目的→制定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反馈评价。在这里,教学的出发点(逻辑起点)是教材,教学的组织过程是由教师在这一出发点上演绎出来的。固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有时也强调“因材施教”、“备课要备两头”(备教材与学生),实际上,教师大部分是立足于教材规定的要求,想方设法“启发”“诱导”学生去适应教材的规定。在顺序上是先有教材,然后才有学生。学生只是在教师考虑教学策略时,作为授课对象被思考。学生只是在教师考虑教学策略时,作为授课对象被思考。学生总是是被动的适应中获得某种发展。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活动与素质教育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出发点有一定差异。“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组织过程应当是:教学材料—学生背景→学生发展问题→教学目的→制定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反馈评价。显然,这一过程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第一,这一过程改变了以往教学是仅以书本作为第一出发点,而是把教学材料与学生背景分析作为制定学生发展的并列的第一出发点。其中教材作为一种教学活动的框架内容,规定了教学活动的主题与范围,学生背景是作为教育对象的现状(发展需要与条件),这两方面构成了教师提出这一试图解决学生发展问题的根据。这些发展问题不仅仅是认知问题,还包括道德行为问题、能力训练问题、身心健康问题等。这些问题的提出不只是教材规定的,而更主要的是由教师创造性地提出,是教师依据教材与学生背景综合思考的结果。
   
     第二,由于这种课是在分析学生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生发展问题,因此,它把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发展问题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实质是立足于“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基点,从根本上把握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至于这个发展问题提得妥当与否、与学生实际的发展需求是否相一致、能否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等问题,这实际上只是教师的水平问题,也是从技术上可以不断完善的问题,这当然有必要不断提高与完善,但这毕竟把握了方向,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谈航海专业教师上船任职锻炼的必要性(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