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议论文教学的“黑天鹅”(1)(2)
2017-08-18 01:59
导读:简单地说成是一切条件下绝对地讲老实话;在《灵魂的选择》中,“救人”是别无选择的,但又是没有风险的,等等,都是对核心论点的内涵缺乏分析,不
简单地说成是一切条件下绝对地讲老实话;在《灵魂的选择》中,“救人”是别无选择的,但又是没有风险的,等等,都是对核心论点的内涵缺乏分析,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主题的空洞化。对命题的关键词进行阐释和分析,是概念内涵的阐释,比之举例式的外延阐释,更为抽象,可以说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难点。而流行的议论文写作理论恰恰忽略甚至掩盖了这一难点。其结果就是,学生作文主题内涵空疏,满足于流行的大话、套话。根治这种顽症的最根本方法,就是对主题进行分析和阐释。这从理论上来说,涉及到许多方面,如:阐述论点,阐明基本内涵;基本概念的严密与丰富;阐述的多元性与针对性的有限性;论述的系统性和自洽性。这远不是问题的全部,但对于中学课堂来说,无疑已经十分抽象繁复,特别是缺乏操作性。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学议论文教学至今还停留在一个贫乏的概念---“论点”上。
同时,按照传统的所谓“论证原理”,论点是需要论证的。论证的原则,就是以论点为准则,去选择与之相符合的材料。用另一种流行的说法,就叫做观念和材料的统一。其实,只要选择,就不可能保证统一。什么叫做选择?它不仅意味着挑选,而且意味着排除,与论点相符的材料留下了,与之不符的材料排除了。这就不全面了。虽然表面上,你选出来的材料和你的观念统一了,但这还能叫做论证吗?
这种颇为流行的“论证”方法,事实上十分不科学,往往容易造成自我蒙蔽。
关于自我蒙蔽,英国
哲学家罗素曾举过一个例子:几乎所有的英国男性和女性,都相信自己的性别优于对方。男性可以选择有利于自己观念的例子,如所有的大科学家、大
政治家、大军事家都是男性。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但是,女性也可以选择有利于自己论点的例子,如所有的暴君、贪污犯、强奸犯都是男性。这种证明的方法,叫做自圆其说。但是真正要确立一个论点,光是自圆其说难免片面。波普尔有一个很有启发性的说法,即所有用正面例子来证明的论点,都是不可靠的。相反,用反面的例子,证伪论点,倒更可靠。有一个很有名的命题:一切的天鹅都是白的。如果你举出古人和今人看见的天鹅都是白的,中国人和外国人看见的天鹅也都是白的。那么,能不能由此证明一切天鹅都是白的呢?不能。因为人的经验是有限的,而要证明的原理是无限的。一旦出现了一只黑天鹅,那“一切天鹅都是白的”就被证伪了。这时,“并不是一切天鹅都是白的”却是确凿无疑的。波普尔得出的结论是,举例证明并不可靠,充其量不过是“说明”而已,而证伪却是更加可靠的,是科学创新的最有效手段。由此,我们在议论文的教学理论中,至少应该质疑“证明就是根据论点选择与之一致证据”的原则。形成新的、深刻的论点,构成独创的主题,关键并不一定在为论点找寻与之一致的白天鹅。相反,倒是在于,寻找与论点不一致的黑天鹅。从操作性上来说,可贵的不仅是观点与材料一致,而且也是观念与材料的不一致。
在议论文教学中,应该把更多的注意放在反例上。例如,当我们拿到“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样的经典命题时,不管列举出多少与之一致的正例,也无法有独创性。只有当发现了某些事实、材料、文献,恰恰能够证伪这样一个命题的时候,我们才有了创造与突破的可能。
这就提醒我们,不要无视那些能够说明成功非失败之母、失败乃失败之母、成功乃失败之母的事实,不要在这些事实面前自我蒙蔽。一旦面临这些经验和现象,不要胆怯,相反应该勇敢地将之揪住不放,以发展自己的论点。这样就可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东西。失败乃成功之母,不过是说,失败了不要气馁,要有毅力。但是,事情要成功,光凭主观的毅力,还可能是失败乃失败之母。要使失败转化为成功,还得有其他的条件,诸如主体的天赋、客观的条件,等等。这样,论点就有了深化的可能,论证就可能达到雄辩的境界了。但是,在高考评卷过程中,相当一些同仁,还不习惯于通过对主题进行证伪,深化论点。他们往往把黑天鹅式的论伪,当成“离题”。这种观念,在中学语文教育界,还有相当的市场,如果长期不加棒喝,将遗患无穷。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