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基于网络协作探究学习的设计(1)

2017-08-19 05:46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基于网络协作探究学习的设计(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们积极适应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们积极适应网络化时代的变革,建构起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提出了基于网络的协作探究学习的设计框架。在网络支撑环境层次上为各种协作探究学习活动提供通用的工具和环境。在具体协作探究活动的设计上包括目标设计、学习共同体组建、任务情境设计、学习资源设计、学习过程设计、互动策略设计和反思评价设计等环节。

    【关键词】协作探究学习;网络;教学设计;知识建构

    一、引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明显。而信息技术学习资源的社会化,导致学习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地扩展。要使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教育学生“学会学习”,从传统的被动性的学习转向协作探究的学习。如何利用网络实现主动、开放的新型学习模式,这是当前教育科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将针对基于网络的协作探究学习的设计进行系统分析。

    二、协作探究学习概述

    所谓“协作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本位”代替传统的“课本本位”,以“主动探究”代替“被动接受”,学生以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参与学习,教师则以一种“导演”的身份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协作探究学习集中体现了建构主义的观点。协作探究学习实质上是基于问题解决活动进行的协同性知识建构,它以协作性的问题解决活动为主线,同时整合了其它的知识获取方式。网络作为一种开放的信息环境,比传统教学环境更能支持灵活开放的探究活动,支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多向互动,有利于协作探究学习的实现。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协作探究学习活动的设计

    1.学习目标设计

    协作探究学习的一条重要原则是要有恰当确定学习目标,以保证协作探究活动不只是形式上的“热闹”,而是能够达到实质性的学习效果。为此,一定要保证学生进行有意义的问题解决活动,即带着理解去解决问题,不要为做而做。探究学习活动要有恰当的学习目标定向,将探究活动与基本原理、概念、方法等联系起来,把学生引导到对其中的基本关系的理解上,而不只是盲目尝试,或只图好玩。

    在进行学习目标的分析和设计时,必须结合具体学科内容,明确协作探究活动的目的,达到知识技能目标:希望学生能综合应用哪些知识点,或发现哪些新知识、些新技能;能够发展哪些解决问题策略、学习策略、合作交流策略以及信息素养等;

    2.组建学习小组

    协作探究学习活动是在一个学习小组中进行的,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创建基于网络的活跃的学习小组。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为了组建基于网络的学习小组,教师需要确定学习范围。增强“共同体意识”。要使学习者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团体中进行学习,而且能感受到小组团体的意义。要鼓励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相互求助和提供帮助,而不只是把问题发给老师,这样更能使学生感受到共同体的价值。要根据学习任务及学习者的特点选择一定的组织者,比如,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每个小组安排一个组长。

    3.任务情境设计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协作探究学习以问题或课题作为起点,必须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小组成员的特点设计适当的任务情境,以引发他们的探究活动。在描述一个任务情境时,应该以有吸引力的方式提供问题的背景信息。具体来说,可以用讲故事、录像、录音剪辑等方式来呈现问题情境,提供与问题有关的背景信息,说明问题的结构,说明任务的具体要求。在网络课堂中,学习任务要比传统课堂上的学习任务更清晰、更简洁。它可以是围绕学习目标、源于真实生活的、富有挑战性的隐含矛盾的某些问题;也可以是为了解决问题、来自于学习需要的真实任务;或者是结合学习内容所提出问题。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评价(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