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网络时代亲子文化冲突初探(1)(2)

2017-08-19 06:03
导读:第二,西方理性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网络时代所拥有的技术条件,无疑为中西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尽管西方理性文化有着弊端,但
    第二,西方理性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网络时代所拥有的技术条件,无疑为中西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尽管西方理性文化有着弊端,但其强调对个性的尊重,提倡个体自由和个体意识,为个体的独立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而,基于西方工业文明的理性文化,在很多方面更能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要,更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这对网络时代亲子文化冲突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独立意识,压抑个性。而以传统文化为自己生活准则的年长一辈,虽然在网络时代感受到了不同以往的文化准则,但一般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用过去形成的价值观来衡量现在的文化。因为“人们既然接受了赖以生活的价值体系,就不可能同时在其生活的另一部分按照相反的价值体系来思考和行动,否则就势必陷于混乱和不便。他们将力求更加和谐一致。他们为自己准备了种种共同的理由和共同的动机。”这样,对于接受西方理性文化的青少年来说,容易对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年长一辈产生抵触情绪和反抗行为。

    第三,社会与文化的变迁与转型。网络时代是一个社会与文化急剧变迁的时代,社会与文化的转型则会加剧亲子文化冲突。我们都知道亲子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文化差异,这种难以消解的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即便在文化缓慢发展的传统社会,亲子之间文化上的融洽相处仍然存在不少困难,更何况这样的社会基础在网络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难发现,民主、自由、平等、宽容等观念,已经渗入网络时代青少年的亚文化中,并借助发达的媒介不断地、大范围地发生着影响,从而影响年轻一代对父辈的态度。不过,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多的父辈,却在很多时候强调“长幼有序”等尊卑观念。这多多少少给网络时代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一些困扰。如此的社会现实,必然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亲子关系,甚至加剧了亲子之间的隔膜。在这种情况下,假如长辈坚持用社会赋予的权力把孩子培养成符合旧有标准的人,孩子又接受了一套与旧的文化格格不入的网络时代新价值,那么亲子文化冲突的发生也就不难理解了。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四、网络时代亲子文化冲突的应对

    面对网络时代的亲子文化冲突,作为家长和家庭教育指导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亲子之间的相互尊重、宽容和理解是不可缺少的。除此之外,家长还要引导孩子的文化,并以适当的方式来整合亲子双方的文化,形成新的家庭文化。

    第一,尊重。在网络时代,要想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减少破坏性的亲子文化冲突。整合亲子间存在较大差异的一些文化,家长就必须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父母应该尽量做到信赖孩子,放弃独断的管教方式,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文化,并让孩子也学会尊重别人,做到亲子双方都能保持独立的人格,使家庭成为独立人格的养成场所。有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父母放弃自己的权威,“低下头”来尊重孩子的意见,会不会影响子女对双亲的尊敬。实际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当孩子个性的积极一面得到家长充分的尊重之后,他们也会更加理解尊重的含义,也将会自觉地尊敬长辈而不是被动地屈从长辈。

    第二,宽容。无论是亲子文化冲突发生之前还是亲子文化冲突发生之后,家长宽容孩子不合常规甚至是错误的言行常常是一种明智的做法。这是因为亲子文化冲突的发生,与孩子敌对情绪的积累有着重要的关系。而在家庭中,孩子敌对情绪的产生和积累,往往源自于自己的言行受到了过多的限制。因而,要合理地处理亲子文化冲突,宽容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是必不可少的。家长们要清楚:孩子们如有正当的理由(如人格受到侮辱、自尊心受到打击)表现出愤怒的情绪,即使不愿赞赏,至少也要做到容忍。即使没有正当的理由,孩子们发发情绪,也是常见的现象。 中国大学排名

    第三,理解。家长们在面对亲子文化冲突时,除了能尊重、宽容孩子外,还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理解他们的痛痒。家长要想与孩子拥有更多的共同语言,需要尽可能地接触、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能够做到从孩子的眼光来看世界、认识世界,并且尽可能多地与孩子共同活动。例如,家长要明白: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作为尽得新时代恩惠的一代,较之以往的同龄人,有着显著不同的特点。他们自我意识显明、自主性强,见识广、眼界开阔,言行务实,对外界的变化反应敏捷;当然,他们也存在缺点,如缺乏坚韧、浮躁等。他们容易形成新型的人生价值观,个体本位、多元取向、重实际、重物质,在他们身上,价值观的新取向体现得十分明显。又如,处在网络时代的家长至少还要认识网络,多学习网络知识、多实践网络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网络对孩子的重要性,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应对亲子之间的文化冲突。

    第四,整合。在处理网络时代亲子文化冲突时,一方面亲子双方要尊重各自存在差异的文化,不让某一方完全放弃自己的文化立场而屈从于另一方;另一方面也要将亲子文化中各自合理的成分以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整合在一起,成为亲子双方共同遵守的文化规则,并以此来规范亲子双方的思想和行为。这是因为网络时代的社会文化趋于多样,与年长的亲代相比,年轻人对习俗改变的弹性较大。在现代文化的了解和接受上,年轻一代甚至可以成为年长一辈的“老师”,也即网络时代的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年老的向年轻人学习的“后喻文化”。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父母们不应老是用自己年轻时的标准,对孩子的价值和行为加以评价,而是要明白自己对新异事物的感受力不如年轻人的事实。而且,家长在对待孩子身上表现出的不同于自己的文化时,“需要从内到外都做到搁置己见,把持住自己,并予以自省”。也即,家长要设法悬置看问题、做事情的文化偏见,并在这个基础上,努力将自己的文化与孩子的价值相整合,形成一种为亲子双方都能接受的文化。当然,整合所成的新型家庭文化“并非仅是其所有的部分的总和,而是那些部分的独特的排列和内在关系所产生的一种新实体”。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注释:

    [1]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292-293.

    [2]费孝通。生育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40-141.

    [3]R·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吕万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8-9.

    [4]韦政通。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77.

    [5]黄书光,王伦信,袁文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2.

    [6]戴维·伯姆。论对话[M].李·尼科编,王松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3.

    [7]R·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正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48.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需要多少经费支撑(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