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优良的职业教育是瑞士教育的重要特点。工业化之初,由于缺少足够的可耕地,瑞士山区农村有大量廉价剩余劳动力。但是工业化需要的是训练有素的劳动力。因为缺乏资源,瑞士没有重工业、大工业,更多是进口原材料加工业,因此成本昂贵,市场竞争处于劣势。为了生存,参与竞争的实力要求比别国高,即产品的质量通过人力加工,达到更高水平,因此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更高。瑞士很早就认识到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从18世纪末开始,一些城市培养专业技术劳动者的学校应运而生。这些学校不仅教授专门技术,而且根据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如爱国、虔诚、效忠企业等教育。从德、智两方面培养劳动者,当时这是相当全面的教育。这种职业教育几乎是青少年进入社会所必须接受的技能、道德的基础教育。此外,培养出来的技术工人工作后,仍然要不断接受技术培训,以保证他们的能力不至在技术不断发展中落后。这种在竞争中保持超前的忧患意识,保证实用人才所学知识与工业化进程紧密相连。国家高度重视这种职业教育。因为这种教育的结果是使全社会各行各业能以高水平、高质量立足及参与国际竞争,是科技、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的基本要求。
瑞士也重视更高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1855年依据宪法创办苏黎世联邦高等理工学院,第一所全国性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输送高级人才的工科学校。1853年在洛桑就有一所规模较小的“专门学校”,到1969年发展为第二所全国性院校:洛桑联邦高等理工学院。这两所高等理工科学院成为瑞士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摇篮、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基地。而其他各类各行的中高级技术专科学校所培养的各层次人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也是实现工业化所必不可少的基本力量。
4.发展人的终身教育是教育制度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一个不断竞争、不断前进的时代里,瑞士人清醒意识到必须使知识和观念日新月异才能安身立命。终身教育的提出,直接与个人的就业、成就、持续发展相关联,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结果。瑞士人从三个角度看终身教育:与就业有关的属经济角度;第二是人类本身角度,通过终身教育,人可以不断寻求自身全面的平衡、协调和技能发展;第三是社会角度,终身教育超越了现存已久的教育体制,即教育只在青少年时期进行,从而实现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教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终身教育真正使教育为人与社会持续发展而发挥作用。
5.道德教育、学习做人是瑞士教育基本理念。这与中国传统孔子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瑞士人注重从学龄前教育起首先要学习做人,青少年时期便是做人的实习期。有两种学习内容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是在当今世界必须掌握的、并需要代代相传的文化科学知识;另一种是日常生活中社会道德行为的准则。在所有道德行为中“忍耐、宽容、仁慈、互助、尊老、爱幼”是基本传统准则。瑞士联邦国家形成的过程正是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这些原则,才使充满差异的多民族、多语种地区连结一起,和谐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全球化的推进,各国传统教育受到冲击,瑞士也不例外。今天瑞士青少年出现的不良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民众的担忧。即便如此,瑞士人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仍努力坚守自己的教育阵地。因为他们认识到社会平稳和谐、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景正是取决于理性的教育理念、完善的教育体制。
总之,从古至今瑞士都堪称是以教育为本的社会。从社会角度看,在瑞士历来各类教育及出路都体现了受教育的普遍性、公平性;从经济角度看,瑞士的教育在任何时代都与劳动力的不同质量相关,反映了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密切性。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一种合乎理性的教育理念、坚实完善的教育体制,才能取得经济成就、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瑞士就是最早认识到这一点的国家之一,它的教育成果是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基本保证,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百年大计。这是我们在研究瑞士经验时,最值得思考的一点。在我国办好教育首先全社会全民要转变观念,扫除传统思想中的糟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彻底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悲剧;认清只重高等教育文凭、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危害。建立公平、实用、以人的道德技能为本的、有利于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从义务教育到终身教育的完整理性的教育体制,这应是当前政府在全球化进程中最为迫切的任务。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