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学生参与课程实施及其研究(1)(2)

2017-08-24 02:14
导读:(二)实践总结 上述分析只是研究者在理论层面上建构的“理想型”。在变革实践中,学生往往会同时扮演多种角色,如他可能既是研究者的数据来源,

(二)实践总结

上述分析只是研究者在理论层面上建构的“理想型”。在变革实践中,学生往往会同时扮演多种角色,如他可能既是研究者的数据来源,又作为教师的伙伴成为变革的实施者,甚至同时还参与课程实施某些环节的管理和评定,因此在实践中这四种形式之间的区别并不像理论中的那样清晰,尤其是“学生作为积极反应者”与“学生作为共同研究者”、“学生作为共同研究者”与“学生作为研究者”相互之间的界限可能会十分模糊。为说明这些形式在实践中的差异,笔者将尝试运用这些理想型整理前文提到的七项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实证研究。

1.学生作为数据来源

这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形式,有四项研究可以归为此类。它们的研究者分别是张善培等人(Cheung,Hattie,Bucat & Douglas,1996)、鲁达克等人(Rudduck,Chaplain & Wallace,1996)、达顿等人(Datnow,Borman & Stringfield,2000)以及李玉蓉和黄显华(2002)。

尽管这四项研究同属一类,但各具特色。张善培和达顿采用的是量化研究的思路。前者使用了问卷调查方式,以学生的意念(perception)作为评定课程实施的依据;后者采用了准实验设计,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衡量课程实施成效的依据。鲁达克、李玉蓉和黄显华采用了质化研究方法论,并且都以访谈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前者系统地检视了学生对教师、课程、学习以及学校改善的看法;后者则以中文科课程变革为背景,“集中探讨学生的课堂学习经验,以及这些经验与课室情境或课堂教学关系”,[21]试图由此找到提高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途径。

总之,在“学生作为数据来源”中,研究者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收集学生数据。然而,应该注意的是,课程变革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还会影响学生更深层的方面,如动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而且在判断课程实施成效时后者的变化更加重要。因此,在这种形式中研究者应该尽可能广泛地依据多种学生数据评定课程实施。

2.学生作为积极反应者

乐温的研究可归于此类。通过对“曼尼托巴学校改善计划(MSIP)”的检视,他认为课程变革如果不增加学生的直接参与就无法成功,且难以进行。变革促进者和研究者在促进学生参与课程实施时可以使用两种具体策略,即教育策略和组织策略。[22]教育策略的核心在于重新理解变革,将课程变革视为一系列日常发生的教育事件,这需要变革促进者了解学生对课程实施、教学与学习的看法,寻找那些能够使日常教育工作涵盖课程变革问题和观念的途径。组织策略的核心在于使学生参与变革的管理,最常用的方式是让学生参与学校或校区的委员会。此外,还可以通过另外一些途径将学生纳入变革,如为学生提供培训和支持,让学生建立自己讨论课程实施的组织等。

让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决策和管理有一个潜在的危险,即学生观点有可能与教师、校长等变革促进者的观点大相径庭,甚至意见相左。因此,学校人员之间应该形成一种求同存异的文化,学会在不同声音中共同工作。此外,学生一旦被邀请参与管理课程实施,他们就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重视。如果过于强调教师、校长与研究者的主导地位,那么就会失去学生作为积极反应者的原有意义。

3.学生作为共同研究者

一方面,由于目前学生参与课程实施方面的研究很少,很难找出完全符合每种理想型的实例;另一方面,“学生作为共同研究者”与“学生作为研究者”两种形式之间联系紧密,在实践中很难区分,因此本文在实践总结部分将这两种理想型综合起来进行讨论。不过,这只是在现有条件下的一种权宜之计,并不意味着抹煞了这两种形式在理论层面上的区别。

费尔丁(Fielding,2001)、高德曼和纽曼(Goldman & Newman,1998)的两项研究反映了学生作为共同研究者参与课程实施的形式,前者介绍了英国一所中学进行的“学生作为研究者计划”在三年中的进展,后者则介绍了给学生赋权使其发动、组织、领导与评定学校变革的“优质学生领导计划”。这两项变革的共同特点在于它们都是由学校人员和研究者首先倡导建立共享的学校文化,然后调整学校组织结构,鼓励学生组成自己的变革管理或研究团队。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在变革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实施与研究的主角。

由此可见,建立负责实施或研究变革的学生团队是学生作为共同研究者参与课程实施的关键措施。在这方面,“优质学生领导计划”有独到的见解。简言之,优秀学生领导计划是一种通过学生的直接参与来转变学校和社区的策略,[14](11)其过程可以分为自尊/领导(self-esteem/leadership)、团队建立(teambuilding)和行动计划(action planning)三个阶段。图1展示了这一过程。

应该说明的是,优秀学生领导计划实施的并非一项课程变革,而是一项学校改善计划。尽管如此,它在给学生赋权、组织学生实施与评定变革方面提出的这套程序仍然是比较系统的。因此,我们可以在课程实施中借鉴这种思路,发挥学生作为共同研究者在变革中的优势和作用。

四、结语

只要我们承认课程变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学生参与课程实施及其研究的合理性就应该是一个无需争辩的论题。我国大陆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于2001年9月付诸实施,高中课程改革也进入实验阶段。尽管已有学者认识到学生与课程实施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必然的联系,如课程实施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课程实施要照顾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学生素质的完整性,[22]但就现有研究来看,学生仅仅作为数据来源出现在为数很少的几篇新课程实施研究文献中,而且学生数据也只是教师数据、校长数据的一个补充或注脚。因此,学生参与新课程实施的研究总体上仍然非常有限。为了保障新课程改革的成功,同时也为了拓展我们对课程实施的理论认识,政策制定者、变革促进者和实施研究者有必要充分关注学生,并且尝试以多种形式将学生纳入新课程实施的研究之中。

①  这七项研究包括:Rudduck,Chaplain & Wallace(1996);Cheung,Hattie,Bucat & Douglas(1996);Goldman & Newman(1998);Datnow,Borman & Stringfield(2000);Levin(2000);Fielding(2001);李玉蓉、黄显华(2002)。

参考文献:

[1]Goodlad J I.Curriculum as a Field of Study[A].Lewy A.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C].Oxford:Pergamon Press,1991.3—7.

[2]Behar L S.The Knowledge Base of Curriculum:An Empirical Analysis[M].Marylan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Inc.1994.26.

[3]Richardson V,Placier P.Teacher Change[A].Richardson,V.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4th ed.).Washington,D C: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2001.907.

[4]Fullan M.Successful School Improveme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erspective[A].Fullan M.Successful School Improvement:The Implementation Perspectives and Beyond.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1992.21.

[5]Berman P. McLaughlin M W.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al Innovation[J].The Educational Forum,1976,40(3):354—370.

[6]Fullan M,Pomfret A.Research o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77,47(1):335—397.

[7]Snyder J,Bolin F,Zumwalt K.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A].Jackson P W.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C].New York:Macmillan Pub.Co.,1992.402—435.

[8]Fullan M..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3rd.ed.)[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1.151.

[9]Rudduck J,Chaplain R,Wallace G.Pupil Voices and School Improvement[A].Rudduck J,Chaplain R,Wallace G.School Improvement:What Can Pupils Tell us?[C].London:David Fulton Publishers,1996.3.

[10]Gamoran A. Curriculum Change as a Reform Strategy:Lesson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Scotland[J].Teachers College Record,1997,98(4):608-628.

[11]Fullan M.Change Forces with a Vengeance[M].London:Routledge Falmer,2003.52.

[12]Goodlad J I.A Place Called School:Prospects for the Future[M].New York:McGraw-Hill,1984.111.

[13]Thorkildsen T.What is Fair?Children’s Critiques of Practice that Influence Motivation[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4,86(4):475—486.

[14]Goldman G,Newman J B.Empowering Students to Transform Schools[M].Thousand Oaks,CA:Corwin Press,Inc.,1998.

[15]尹弘飚,李子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2—70.

[16]Levin B.Putting Students at The Centre in Educational Reform[J].Journal of Educational Change,2000,1(2):155—172.

[17]Cheung D,Hatti J,Bucat R,Gouglas G.Students’Perceptions of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based Assessment Schemes for Practical Science[J].Curriculum and Teaching,1996,11(1):49—60.

[18]Yin R K. Study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Programs[A].Williams W.et al.Studying Implementation:Methodological and Administrative Issues[C].New Jersey:Chatham House Publishers,Inc.,1982.36.

[19]Erickson F,Schultz J.Students’Experience of The Curriculum[A].Jackson P W.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C].New York:Macmillan Pub.Co.,1992.482.

[20]Fielding M.Students as Radical Agents of Chang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Change,2001,2(2):123—141.

[21]李玉蓉,黄显华.学生的经验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中学中文科新课程下的学生学习经验[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香港教育研究所,2001.7—8.

[22]刘启迪.试论学生与课程实施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2,22(2):8—11.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几个核心问题的探讨(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