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1)(2)

2017-08-26 06:30
导读:3.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也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

  3.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也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从而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4.激活学生求知欲望

  求知欲是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的内在动力。求知欲越强,学习的自觉性越强。教学过程是教师导,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效果既受教师主导作用的影响,也受学生主体作用的影响;教师的主导作用要通过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实现。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学就能取得最佳效果。很多时候,学生有学习的欲望,有动机,有上进心,却不知道如何去学,或学习的效率低下。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理念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激活求知欲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

  三、以合作学习为主要策略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教学是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策略,教学是与学生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并要扩展每个学习者的保留节目。这一理念非常鲜明地告诉我们,现代教学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讲到底的单向的信息传递,而应是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交流与多向交流活动,应该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在各种信息的反馈中,循序渐进地锻炼和提高学生洞察力和分析力,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形成共享的、学习过程的主动建构。

  1.在师生互动中建构知识

  在建构主义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不像传统教学观认为的那样,是一种比较"孤立"的个人竞争行为,而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合作逐渐完成的。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从这种相互作用中主动开发自己的思维品质,并完成自己知识意义上的建构。即教学过程是在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完成的。从活动的个体看,学生不是作家笔下被动的小说,不是画家笔下被动的图画,也不是电影电视面前被动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从活动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要素都会产生一定的力,但最终导致教学效果的力并不是各要素之力的简单相加,而是个要素间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从而产生一种"合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显然,建构主义教学过程观已经超越了传统教学观的狭隘,更加关注教学过程中动态因素的作用。既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又充分强调教师的指导帮助作用;既注重智力因素的发展,又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与开发。这种教学过程观更具有明显的合理性和说服力。

  2.在主体参与中建构知识

  "主体参与"既是学生的全员参与,也是学生自始至终的参与;不仅要从行为上直接参与,更应该从情感、心理、思维上参与。只有这样,主体参与才能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课堂教学中参与情景的创设,对主体参与过程起到了引发、导出和定向作用。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某种认知情境和情感气氛,以调整学生心理,形成参与欲望。教师要不断调整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情境中展开。只有在情与情相融,心与心相碰,教与学相长,教与学互促的情境中,学生的主体意识才会有形成的"土壤"和生长的"养分"。

  总之,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可以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合作学习还能使教学适应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增强平等意识,促进相互了解,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同时,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处理分歧意见,学会分享学习成果。

  四、强调探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在教学原则以及各种教学方法中,建构主义一再强调对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把其放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这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闪光点。

  1.学会自主性学习

  传统的教学观基本上否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表现为把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在学的意义上,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离开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任何学习都是无效的。而在教的意义上,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明确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利用所有可能的教学信息资源激发、引导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促进学生学习。这种主动性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建构主义的这一教学过程既有利于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又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学会探究性学习
教学不是一种知识传输的过程,而是一种使学生产生稳定的探究心向并积极探究的过程。教学应把学生所学知识置于多种具有一定复杂性的问题情景中,或镶嵌于活动背景中,使学生对知识形成多角度的理解。或结合自己原有的经验来学习探究新知识,建构自己对各种问题的观点和见解,建构自己的判断和信念。这种通过高级思维所进行的学习,会使学生对知识、对学习表现出更深的"陷入"和更高的批判性,知识的对错会牵动他们的神经,激发他们不断地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索。

  3.学会创造性学习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根据知识经济对知识的解释,获取知识不是目的,运用知识只是一般效用,知识的创新和生产才识创造财富,实现人的本质的核心。创造性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创造性人人皆有,至少创造性潜能人皆有之;创造性没有等级,学生发明一种新游戏同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一样,都是创造性活动;任何创造性产品的结构必须是新颖而又独特的。每个人都具有先天性的创造潜能,但都被隐藏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如果没有适当的条件,没有激发它产生的催化剂,它就不可能释放和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弘扬主体,不仅要提供给学生创造的时空,使求知的过程成为不断改造的过程,让学生在认识世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创造力";同时还要给学生添加释放潜能的"催化剂",使学生学会建构知识,学会创造知识,学会生产知识,丰富情感世界,服务于人类社会。

  参考文献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1]王锦化,孟庆华等.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对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1).
  [2]薛国凤,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3]罗明东.当代教育改革新探索[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