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转化教师观念,以人为本,立足学生发展,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兴趣,不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是我校校本研究的主题,它的实施进一步加快了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校本研究 情境教学 兴趣教学
校本研究就是在新课程的影响下,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基本,立足于本校,以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方面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指向。从学校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开展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笔者认为,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兴趣,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各方面潜能,提升了教师执教能力和研究能力。
一、育人为本,教师角色转变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教师是这次教育变革的主导力量主力军。教育事业的进步,学校的发展,都与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传统教学中,教与学是对立的。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被曲解为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以“教”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权威;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这样,课堂中“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学。另外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是跟着教师学,学生的学变成了复制品。缺乏主动和创造精神。新课改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对此,我们以有了深刻的认识,要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参与未来竞争的需要,必须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育人为本的观念,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积极参与,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求知,还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讨论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参与,优势互补、扩大交流、主动探索、解疑破难、活跃气氛。我在讲七年级政治创建新集体这一课时,让同学们先小组讨论你喜欢什麽样的班集体它是什麽样子?接着请小组代表发言,同学们讨论的十分热烈,同学们说出了心里话。接着我又让同学进行总结,最后我又做了总结“我心中的班集体是一个团结、奋进、协作,同学们有着共同目标并且充满关爱的班集体。”创建心中的班集体我们能为班级作些什麽呢?老师能做些什麽呢?师生又讨论了起来。在创建班级过程中同学们献计献策一个比一个积极,都朝着制定的班级目标努力,最终我们班取得了班级量化第一名,被评为优秀班集体。这样的课堂讨论,同学们都参与了进来,感觉到了自己就是班级的主人,交流合作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学习能力,特别是培养了学生的竞争精神,合作精神。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