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认知发展的作用:从认知理论特别是皮亚杰的理论来看,认知发展水平是影响儿童语言包括双语发展的重要因素。儿童语言的发展,源于儿童智力的发展,语言与思维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另外,近年来的研究还表明,元认知对儿童的双语或第二语言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个体差异的作用:不同的儿童,其双语水平和能力不完全相同,这与其个体本身的特性有一定关系。从教学论的角度来看,上述四个因素也是影响各类教学的主要因素。
因此,在双语教学中,必须以此为核心。首先,要把学生双语学习的过程看成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一种在实践中掌握语言的过程,避免把双语教学作为一种单纯的、机械而死板的语言符号的掌握。其次,要创设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学生在家中与父母的对话,在校内外与同伴、老师相处的生活学习中,都应有良好的双语环境,这对于学生双语的获得、双语能力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第三,要依据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双语教学。比如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双语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双语认知能力,在思维水平上进行双语学习等。第四,要注意双语教学中的个体差异问题。对于某些个体差异变量,要注意利用、适应,而对于另一些则要超越、改变,唯有如此才能达到目的。
三、从教与学的关系看双语教学
语言的获得尽管十分复杂,但有一点却是人们的共识,即语言不是教出来,而是学生通过学习、练习而获得的,那么在“双语”获得中,教学起什么作用呢?
从教学论的观点和教学实践来看,教与学是教学活动中一对不可分割的范畴。对教与学的关系的正确认识于双语教学至关重要。在双语教学中,很多人往往片面或错误地认为,教师的教是学生学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因素,教与学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因此,大多数双语教学研究倾向于研究教师的教。用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这就直接导致了在双语教学中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的状况。
现代教学论十分重视教与学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关系是一种本体依赖性关系。教的意义依赖于学的存在,学是教的前提,如果没有学也就没有教。但学并非是教的结果。教与学之间的这种独特性关系对于双语教学颇有价值。在双语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学。教师只是双语学习的组织者,动机的培养者,价值观和态度的引导者,学生进步的评价者。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双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双语学习动机,创造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和气氛。
四、从当代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发展看双语教学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渠道,也是全面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保证。在当代,教学方法和手段有了极大的发展。其突出表现是教学方法综合化、现代化,教学手段媒体化、主体化。教学手段的综合化主要表现在多种教学方法的并用,出现了一系列不同方法的最优组合,比如“自学----练习----讨论----辅导”,“启发----诱导----探究”法等。
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主要表现为大量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教学,比如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积极开展活动教学,采用远距离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教学手段的媒体化主要表现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大量运用,教学手段的主体化主要表现为由学生自己探索、自己操作,自主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这种发展和变化,对双语教学颇有意义。如前所述,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语言符号和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并具备使用双语的能力。而传统的以一种语言为主再加授另一种语言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教师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也无法全面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因此,必须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纯的符号接受者,转变为通过自身获得某一语言及其背后的意义的活动主体,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综合使用各种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两种语言,接受不同文化。近年来,国内开展的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四结合的实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对当前的双语教学颇具借鉴意义,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总之,教学论作为一种概括层次较高,较为普遍化的理论,对双语教学很有指导意义。我们应当自觉地以现代教学论的理论为指导,认识双语教学,开展双语教学,并提高其质量。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