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教育研究成果转化:特征与机制(1)

2017-08-27 02:02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教育研究成果转化:特征与机制(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教育研究成果是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社会效益或

【摘要】教育研究成果是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且带有增值意义的知识产品。通过各种方式将教育研究成果转化并推广运用于相关领域的研究管理活动,是研究管理工作的最后环节,也是研究成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教育研究成果转化特征机制

成果的转化既是科学研究的目的,也是科学研究的归宿。教育研究成果是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知识产品”,当成果还未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育实践之时,它的学术价值与实用价值还只是潜在的。其真理性也只是得到有限的确证,只有把它置于更大范围的社会背景下,经过转化,介入实践,才能真正显现其价值,并得到进一步确证。因此,转化教育研究成果是其自身体现和发展的需要,它可以改变教育研究与实践相脱节、相游离的局面。

一、教育研究成果转化的特征

教育研究是一项扎根于理性的事业,其成果是研究者经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活动对教育规律的揭示来指导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它们所反映的是人们对教育现象的本质或教育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的真理性认识。因此,教育研究成果除了具有客观真理性和普遍适用性的特点外,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1)间接性。即教育研究成果不同于科技成果转化.社会与经济效益通过物化形式直接明显地体现出来,它通过服务于教育实践,通过教育水平的提高及教育所培养出来高质量的人才来加以间接体现。(2)时空相对性。即教育研究成果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有其相对性,都有它所适用的时间与空间范围。都有它的局限性,都需要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因而在学习吸收教育研究成果的同时应当将它同自己的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加以具体化,在促进教育教学实际效益提高的同时,不断完善和丰富原有研究成果。(3)模糊性。由于教育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它不能直接产生效益,教育劳动成果的很多方面也不直接表现为经济增长和效益的增加。因此,教育实践水平的提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教育研究服务实践的功劳。况且,对教育研究成果的转化的效益计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只能模糊处理。

教育研究成果有着自己的特点,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转化虽有共同之处,但又有较大的差异。自然科学是以研究自然为对象、认识与改造自然为目的的,其成果借助于技术环节,可直接物化,转化为形态的东西。作为社会科学类研究成果的教育研究成果,相对于自然科学成果,其转化难以用明确的物化手段和量化手段进行评定。理论形态向观念和知识体系的转化往往是潜在的、内在的,对教育实践的影响表现不明显,往往难以在短期内直接观察和体验到。而理论的物化往往是外在的、显性的,一般能被明显感觉到。教育研究成果转化具有转化过程的缓慢渗透性、转化结果的不确定性、转化形式的多样开放性、转化方式的创造性等特点。

同自然科学成果及其它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相比,教育研究成果的转化具有特殊性:(1)转化过程的渗透性。教育研究成果转化不像工厂运用某项新技术那样简捷、易行,而是一个与教育的长周期性相吻合的、“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过程。(2)转化过程的研究性。任何教育研究成果都是在局部地区、时空背景下获得的,教育系统的复杂性加之教育研究条件的非恒定、教育研究中的非客观化,使教育研究成果的普适性受到限制。因此,针对转化所处的教育系统的背景特点,转化过程还伴随着教育研究成果的可行程度、适用范围、程序或规则等的某些研究与修订,还极可能伴随着对成果的创造性补充。(3)转化形式的多样性。转化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进行的,而且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可以是教育制度方面,也可以是教育行为方面,还可以是教材与设备方面的。这从根本上决定着转化形式的多样。(4)转化结果的综合性与不确定性。教育实践系统的影响因素相当广泛,成果的转化必然受到一系列相关因素的综合影响。反之,某一成果的转化也会带来这些相关因素的变化,加之教育研究成果本身就有系统性,转化结果的系统性、综合性不言自明。与此相关,复杂的教育系统受教育研究成果转化干预后的演变,并不一定完全遵照设计者、引入者的意图而精确地按设定的轨迹达到预期的结果。

此外。教育理论成果转化的周期长,其效用体现具有滞后性,整个过程会受到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教育研究成果的表现形i态、转化方式及转化评定等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成果转化的复杂性。二、教育研究成果转化的机制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研究成果转化是其成果被人们或社会所接受、理解和掌握,成为人们或社会的教育观念和知识体系,并在言行中体现出来,被运用于教育实践,在教育实践中产生明显效果的现象。它一方面指教育研究成果在人们头脑中留下了印象,对人们在教育某一方面的认识看法产生影响,形成人们新的教育价值观、教育信念、教育知识体系,并在人们的言行中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指教育研究成果被人们以物化的形式(如具体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育政策法规、教学仪器设备等)作用于教育实践,使教育实践产生明显的变化,取得满意的效果。

(一)教育研究成果转化的条件教育研究成果转化的条件由六方面因素决定:成果本身需具有创新性、科学性、适用性乃至操作性;转化通道需畅通;成果接受者需愿意接受;教育实践确有需求;教育场域的环境条件有利于成果转化各环节的实现;教育效果良好是促进转化循环过程,也是诱导教育研究工作的强大动力。这里我们须认识到:成果本身的先进性、创造性、成熟度、可操作性是教育研究成果转化的前提。其中创造性是教育研究成果得以成立的基本属性。只有那些发现了教育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见解、或在理论上对某些教育问题做出了新阐述、新论证并创造性地提出了问题解决新策略、新方案的教育研究成果,才有可能被转化。操作性是教育研究成果转化的技术性要求的核心。缺乏操作性处理的成果,大多只能在思想、观念层次上影响教育实践,而且其实效性将大打折扣。教育研究成果的“写在材料里、放在柜子里、锁在抽屉里”局面的重要致因是它本身的实证化、技术化、操作化程度低。因此,必须针对教育问题解决的要求。对教育研究成果做出应用的程序化处理。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过程视角下的教育与课程理论思潮(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