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的非制度管理(1)(2)
2017-08-30 01:58
导读:三、非制度管理的主要手段是“聊天法” 学校的 规章制度 在执行过程中,有时难免遇到学生的不理解;对于一些不违纪但有退步倾向的学生来说,制度也
三、非制度管理的主要手段是“聊天法”
学校的
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有时难免遇到学生的不理解;对于一些不违纪但有退步倾向的学生来说,制度也奈何他们不得。这个时候,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就特别重要了。通过聊天,可询问学生发生问题的客观情况,通过谈心,可了解他主观心理的想法,以便找出症结及时纠正。
第一、面对面的聊天。
与传统面对面训话式教育方式不同,我们需要的是师生之间无拘无束的谈话,对于学生施加一种无形的影响,进而使学生得到教育。
著名
数学家陈景润学生时代在学习一度出现松懈时,他的数学老师下课与同学们一起谈天时有意识地说:“我看能解‘哥德赫猜想’的人就在我们班上”。说这话时教师紧紧注视着陈影润。从这以后,陈景润又勤奋起来,终修正果。
第二、电话、信件或周记形式的聊天。
班主任在某些场合特殊情况和场合需要与学生谈心但又避免尴尬场面出现时,可采用不见面的电话、信件、写周记、或者网上谈心的形式。最容易操作的是学生每周写周记写笔记交给老师,从中可发现很多事情,同时班主任及时对一些不良倾向的想法加以批注和引导。
四、非制度管理的一个很重要途径是管理好“非正式群体”
在一个学校或一个班级中,除了象学生会、团支部、班委会、文学社等“官方”领导的“正式群体”外,还存在着各种交叉的不同内容的“非正式群体”如“老乡会”,“班上几名后进生”,“喜欢唱歌的一伙”,“成绩好的几名学生”,“喜欢体育的一群”等等。管理好非正式群体,是班主任做好管理的重要途径。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第一、不能让非正式群体得到正式确认。
在一个学校里,应大力弘扬班集体及正式群体的作用,而不能让非正式群体形成规模。如学校组织比赛,决不能搞“XX省”同“XX省”学生的比赛,要搞也应以班级之间或年级之间的名义。
班主任在对待班上后进生时,不能说“你们这一伙,真是一路货色”,那样会真正将他们推到一起去了。
第二、要合理安排业已存在的“非正式群体”的“领袖人物”。
有时候,非正式群体的头头的影响力甚至超过班长或其它班干部;这时候,不妨给后进生中比较有权威的人物委以班务上某些重任,比如负责卫生,担任体育委员等,久而久之,这位“头头”被带回了正轨,其它伙伴也会得到进步。那时,实际上非正式群体已纳入班主任的正常管理了。
第三、 把握好非正式群体间“交叉人物”作用。
爱好体育的学生中有成绩好的,也有成绩差的;后进生也有歌唱得好的。这之间,有一些人是二个甚至几个群体间的交叉人物,班主任可以通过他们来做群体间的桥梁,维系融洽的关系,共同前进。
五、结束语
班级的制度管理以约束为主,规定不能干什么;非制度管理则是以班主任正面引导为主,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上进潜能。非制度管理是制度管理的有益补充和发展,制度管理是保证和基础,唯有两者结合,才能将学生思想工作落到实处。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