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积十年思考于一点发散——评《民族教育投资与(2)

2017-09-02 02:20
导读:3 凝聚了作者浓浓的民族情感 在谈到加大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投资时,作者强调:“首先,基础教育应体现在基础上,这个基础是国家的基础,是全民族进步

3 凝聚了作者浓浓的民族情感
  在谈到加大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投资时,作者强调:“首先,基础教育应体现在基础上,这个基础是国家的基础,是全民族进步的基础,是经济建设跨台阶的基础,如果这个基础得不到加强,提高整个人口综合素质就将是一句空话。因为道理很简单,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能享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同时另一道理更简单,在基础教育条件太差,在基础教育阶段上不起学,人们就会选择谋生而不是去读书,读书反而成了一种奢侈消费。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高中、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将成为无米之炊。其次,我们再换一种方式思考,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确需要发展,因为同样面临投入不足的困扰,在合理分配资源的前提下加大投入无可厚非。但问题是,高中及其以后阶段,现今大都实行缴费上学,也就是说学生接受这类教育是要支付成本的,这类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既然是准公共产品,就应该在得到国家投资的同时,鼓励其他经济主体及个人对其进行投资,也就是说,应该实行多元化的投资以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因此,今后应弱化对民族中等、高等教育的投入,鼓励社会资本的进入,与此同时,全面加强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建议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投资由国家全包,通过转移支付来解决,而不是把这个重担压在县级财政上。”“今后应该采取集约经营的投资策略,对欠发达地区安排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集中投资。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投资的总量是要递增的,但集中投资更是必要的,通过提高投资效果来减轻投资规模的压力。”“为了尽快实现均衡发展的目标,缩短目标实现的时间值,可调整的变量便是投资规模,并且这种规模要超过发达地区的水平。如果我们仍然采取均衡投资战略,无论东部还是西部,无论富裕还是贫困都是一个标准,要实现民族教育均衡发展恐怕将是非常久远的。鉴于此,我们仍然强烈呼吁,全国经济、教育发展新格局下,变均衡投资为非均衡投资,变撒胡椒面为集中投入,把更多的教育资源投入到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这一地区的重点恰恰应该是民族地区。”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作者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倾注了一腔热情,这些见解和结论也绝非一时冲动,而是作者理性思考、深思熟虑的结果。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4 结论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加大民族教育投资规模和提高教育投资效率的若干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要发挥金融机构在民族教育投资中的融资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对民族教育的直接投资。
  (2)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应增加技能培养内容,加大技能培养投资。根据民族地区人口及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在义务教育阶段,除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内容外,应加大学生农业生产技能方面的培养,在投资时,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农业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和农业技术实验室的建设。
  (3)民族教育投资体制改革要按照“有进有退,适度竞争”的原则,建立起以国家为主、地方为辅的投资体制。一是对民族教育投资进行分类指导,实行以国家为主、地方为辅的教育投资体制,国家承担绝大部分教育投资,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和实施;二是在条件成熟时,对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费用全免,也就是农村孩子读书,其家庭不需要支付任何教育费用,且能享受到一定的生活补助,将此作为落实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
  (4)在民族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及制度安排方面,提出了设计双赢的教育投资体制;建立补偿性教育投资体制;建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投资体制;建立起以产业为导向的教育投资体制;建立起规范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思路。
  (5)民族教育投资必须走法制化的道路,通过法律来规范投资行为,明确责任义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此,建议尽快制定实施《民族教育投资法》等。这些对策措施对广大民族地区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这也印证了作者一贯的理念,学术研究如果不能为解决现实问题服务,那么它的生命力将是递减的,是没有出路的。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论教育投入的结构及基本特征(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