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博客的实践反思与未来展望(1)
2017-09-02 02:27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教育博客的实践反思与未来展望(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一、教育Blog的实践与反思 今
一、教育Blog的实践与反思
今天,人们对博客(Blog)已经不再陌生。只要你打开网络上的搜索引擎,输入任何你感兴趣的关键词,都会看到相关的网址中出现Blog的踪影。
教育Blog从去年以来在国内以人们意想不到的速度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师生、教育
行政管理者纷纷建设起自己的Blog,从师范生的课堂教学、
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到中小学教师的培训,甚至到专家之间的交流,Blog都有广泛的应用。在各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培训中,几乎都加入了使用教育Blog的模块,参加学习的教师对Blog大多“一见倾心”,在Blog上彼此交流、记录下自己人生中闪光的思想,Blog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Blog进入教师的视野,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刚开始时,大家对Blog很陌生,就有了学习、熟悉的过程,大家练笔、熟悉Blog环境;紧接着,老师们会在Blog上倾诉自己的想法,这时,网上的教育Blog和教育叙事大量涌现;此后,越来越多的老师把Blog和教育叙事用得更加灵活自如,他们把Blog作为学习资源、教学平台和自己的信息化生活的环境,讨论教案、分享
高考试题、倾诉自己的忧虑、分享子女童年欢乐;经过一定阶段后,人们对Blog这种形式和内容熟悉了,就进入反思阶段:老师们为何对Blog情有独钟?Blog究竟会带来什么?
可以说,教育Blog的兴起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奇特现象。目前国内已有众多的研究者分析了教育Blog的特点和作用: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Blog作为叙事研究报告的交流平台,将过去以书面为载体的叙事研究报告架构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上,实现了叙事研究的新发展。
——Blog使得文章和资料更容易保存、流通、复制,使教育叙事的传播范围更广,只要敲动键盘,你的话语便可以传向网络,反之,你也可以方便地获得别人的想法和信息。
——Blog上写日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表你的想法和故事,与同伴之间进行充分交流,创造出更多的智慧。
——Blog还给了教师话语权,促进了教师自身主体意识的觉醒。
——教育叙事与Blog的结合正在迅速地向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发展,各地的教师们正在创造出许多新型的教育方式,诸如班级学生的Blog社群、若干学校或地区的Blog联盟、结合学科教学和教育叙事反思的学科专业化Blog,等等,并逐步形成教师学习型组织,成为开展网络教研的信息平台、工作平台和资源平台。
下表显示了国内比较知名的教育Blog的发展情况。
统计显示,目前国内普及教育Blog的几个热点地区是广州天河、浙江海盐、江苏张家港。这些地区教育Blog热火的主要原因有,当地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关注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改革,如电教馆、教研室的领导热心倡导、亲自带头,成长起来一批热心教育信息化的积极分子,逐步形成了教学研究和教改的氛围。同时,也要看到,教育Blog与教育的其他活动类似,积极分子在教师群体的总数中总是占少数。从统计中可以看到,如果从数量上看,参与的人数愈多的地区,人均发表文章的数量就愈少;参与人数少的地区,往往总是那些最感兴趣的人先期积极投入,人均发表文章的数量就多;文章的质量亦然,精品和高质量文章总是少数,但是这些少数“先驱型”教师的影响很大,会带动一大批人。人们已经意识到,教育Blog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意义,不是追求文章的高质量和对少数精英的培养,而是让每一个人有自己的发言权,让世界能够听到每一个人的声音。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随着教育Blog实践的深入发展,人们对教育Blog的认识也更加深化,现在,大家都在探索,教育Blog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规律是什么:
——教育Blog不仅是信息呈现的平台,由于它连接着人们的思维,因而它是教师群体思维互动的平台,是师生学习实践共同体的环境或载体。
——教育Blog为师生提供了发表自己思想的传播媒体,让公共话语权回归到每一个教师自己手中,因而重构了社会的话语结构。人们在相互传播沟通的过程中,反思、互动,进行思想的复制与创新交融。Blog对每一个个体而言,将导致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从群体的影响和社会长远的历史演进来看,将导致一种教育社会结构的变革。这可能是Blog在教育中的最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Blog的未来发展趋势
任何一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思想的创新与扩散对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因此,人们十分关注创新扩散规律的研究。
1995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埃弗雷特。罗杰斯教授研究了3000多个有关创新扩散的案例,发表了《创新扩散》一书,提出了著名的创新扩散S-曲线理论(S-shapedcurve)。罗杰斯认为,创新的扩散总是一开始比较慢,然后当采用者达到一定数量(即“临界数量”)后,扩散过程突然加快(即起飞阶段take-off),这个过程一直延续,直到系统中有可能采纳创新的人大部分都已采纳创新,到达饱和点,扩散速度又逐渐放慢,采纳创新者的数量随时间而呈现出S形的变化轨迹。罗杰斯把创新的采用者分为革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追随者、晚期追随者和落后者等几个发展阶段。
罗杰斯认为,创新扩散总是借助一定的社会进行的,在创新向社会推广和扩散的过程中,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提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但在说服人们接受和使用创新方面,人际交流则显得更为直接、有效。因此,创新推广的最佳途径是将信息技术和人际传播结合起来加以应用。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