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创造教育信息化环境中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2)

2017-09-05 02:32
导读:(一)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观 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观回答我们为什么要搞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和价值判断问题。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为了使我国教育适应21世纪世界

 

(一)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观

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观回答我们为什么要搞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和价值判断问题。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为了使我国教育适应21世纪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争取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我们必须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让学校焕发出生命活力。把提高师生的精神生命质量,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根本出发点。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观包括“未来性”、“生命性”、“民主性”三个要点:

(1)“未来性”是指教育信息化代表着教育“面向未来”的发展。展望新的时代,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把教育与先进生产力联系在一起,将推动教育的内容、方式、观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2)“生命性”是指教育信息化关注的中心是“人”(学生和教师)的生命存在,对学生和教师的生命的热爱,并促使个体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信息化的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什么是“生命”?几千年来哲学家、科学家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但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一个争论的问题,人们对它并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曾经依据当时自然科学取得的成果,给生命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本质上就在于这些蛋白体的化学组成部分的不断的自我更新。”[12]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指出,生命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一种高级形式,化学进化达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系统。这种系统能够不断自我更新、自我调节、对体内外环境作选择性反应,这是生命区别于非生命的特征。

“生命环境观”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要建设这样的一个教学活动的环境,它的首要条件就是把学生视为“人”,尊重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所具有的生命的基本功能,让学生和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中得到不断的、全面的发展。

所谓生命的基本功能,是指所有的生命体都具有的基本功能,例如,自我调节是生命的一个本质属性。任何生命,即使是原核生物在其存在的每一瞬间,都在不断地调节自己内部的各种机能的状况,调整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作为高等生物的“人”,自我调节更是多层次的,丰富的、智慧的,其中包括分子的、细胞的、机体层次上的调节。也有感知、记忆、兴趣、认知、情感层次上的自我调节,而且是通过多种途径和复杂的方式实现的。

“生命性”强调,学生自身是其生命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学生生命发展的最高水平是能够主动、自觉地调节和规范自身的发展,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是学生生命质量反映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标志。

(3)“民主性”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创造性,都具有无限的学习能力,鼓励创新精神,认为只有承认个性、尊重个性、尊重每一个人的发展和存在的价值、才能发展个性、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倡“尊重的教育”,[13]尊重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和发展的权利,要求教育的参与者都要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师生平等、对话、交流、协作、互助的基本生存需要。

(二)教育信息化的对象观

教育信息化的对象观讨论的是如何看待学生,即“生命环境观”具体落实在学生问题上的理念。认为教育信息化“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创造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的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包括如何看待学生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中活动的“主体性”、“个体性”、“整体性”三个要点。

(1)“主体性”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育信息化的成功实施必须首先承认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生存活动的个体,学习的主动性是学生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发挥创造力,主动学习,摆脱被动学习的束缚,提高学习质量。

(2)“个体性”针对过去学校教学无视学生差异性的简单化倾向,千人一面、课程统一、标准化考试、“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忽视生命个体差异等弊端。主张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承认个体差异,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从而使学习者群体得到丰富多彩的发展。

(3)“整体性”是指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以生命的整体投入到教与学的活动之中,教学活动会对人的身心各方面产生影响。教学活动不仅仅要重视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为主线的教学,而且应当重视每一个参与者的身体的、非智力因素的、伦理道德的、创造性的、以及种种与个体全面发展相关的因素。因此,我们需要综合关注学生发展的多方面的目标,关注师生活动的多种组合与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关注生命活动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的整体体现。

“整体性”进一步认为,教育信息化所反映的不仅仅是教育活动内部的事情,而且与整个社会的历史、文化、经济、科技、政治密切相关。认为“人”(学生、教师)是天地间一种活生生的机体,是相互联系的一切生命交织的复杂现象,不能孤立地就技术论技术、或就教育论教育、或机械地把复杂的教育教学活动还原为某种模式来处理。因此,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信息化不仅仅考虑人的知识和技能方面,还应当具有社会的、文化的、道德的、乃至个体生命和地球、宇宙的视野。

特别要指出的是,“整体性”认为教师与学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作为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在参与教学活动时,总是以一种生命的整体投入,并且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去引导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同时也度过自己的生命。教师作为生命个体不仅为学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自身也在这种有意义的生命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和升华。因此,过去社会上流行的对教师的“红烛”、“一桶水”隐喻是片面的、消极的,应改为“永远充电、永放光芒的电灯”和“乐队指挥”、“挖泉人”隐喻才符合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教师角色观。[14]

(三)教育信息化的活动过程观

“过程观”是关于师生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生存过程及其活动方式的基本看法,强调引导师生在信息化环境中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在人类知识急剧发展变化的21世纪,各国教学改革的趋势将从传统的百科全书“囊括式”走向“发现、体验、合作、反思”,学力目标主要定位于培养学生自身去创造新知识框架的能力,关注于方法论知识、价值性知识的把握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的形成。人们发现,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教学方式的转变:传统的“3R”(读、写、算)时代终结,崭新的“3C”(关怀、关切、关联,Care、Concern、Connection)时代已经来临。[9]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教学过程观包括“体验性”、“互动性”、“建构性”等要点。

(1)“体验性”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正如千百年来多少教育家反复申明的,教育是经验的产物。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当前全世界兴起的“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协作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做中学”等等,都是为了让学习者获得“隐性知识”,即“体验”。在学习生活中,让学生获得“隐性知识”比掌握“显性知识”对学生一生的生存和发展更为重要。教学活动作为师生生命历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体验性”。[15]

(2)“互动性”强调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生命魅力的、可变化的、动态演化的过程,如果没有师生在一起的交互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就缺乏人气。现代信息技术使传统意义上的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发生了新的变化,例如,远程教学、虚拟学习、人机学习系统、智能代理等等。但是,技术的应用并未改变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本质关系,只是借助于技术的外壳扩展了互动的时空、方式、符号而已。“互联网的本质是人的互联”。只有当我们透过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和机器看到了“人”的互动性的本质内核时,我们才有可能从“生命”层次上来理解和设计以人为本的教育信息化环境,例如,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数字化内容资源建设等,都涉及到如何考虑和实现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习者之间的互动。

“互动性”认为,教师的教学过程不是教“书”,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将教学设计方案转化为学生的生命活动实践的一个互动、转化和实现的过程。一个真正尊重学生和教师生命存在的课堂教学活动,必然是关注学生成长的多方面需求,要尽一切可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都会焕发着生命活力。

(3)“建构性”主张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的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教育信息化不是把零碎的、不分巨细的内容硬塞给学生,让学生强化记忆,应付考试。而是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培养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建构性”观点认为,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作为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作为知识建构和创作实践工具。[16]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学生高级思维训练工具,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从目前大家更多关注电脑、网络、软件、网上学习的操作模式等,发展到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构建知、情、意融合的高智慧学习体系。

(四)教育信息化的资源观

资源观认为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无尽的资源,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教育资源的建设要从着眼于“物”的静态的“库”的建设思路,发展到着眼于“人”的动态平台建设思路。要从知识管理的思路研究资源的生产、流通、共享、标准化等问题,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是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核心。[15]

资源观包括“多样性”、“流动生成性”、“共享性”三个要点。

(1)“多样性”认为没有一种万能的媒体,各种媒体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应该综合应用,取长补短。当前,应注意避免教育信息化热潮中的误区----忽视各种媒体的综合应用,“网络至上论”。

(2)“流动生成性”强调网络资源建设要高度重视数字化教学内容的建设,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充足的学科教学内容、数字化百科全书、数字化图书馆等等。更要重视动态资源的建设,特别是人力资源的开发。目前,大家比较重视“资源库”的建设(存放已开发好的素材、课件、积件、网上课程、教案、文章等产品供师生浏览下载使用),但仅有静态的资源库还不够,因为这些已经开发出来的资源只是人们“过去的”、“有限信息”的固化。由于人的生命活动的发展性、丰富性、变化性、多样性,静态的“资源库”不能充分满足师生教学活动的需要。例如,教师要想设计体现国家新课程标准的研究性学习教案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需要的资料在库里找不到,而库里有的东西却是你不需要的。“流动生成性”的资源观提倡建设动态的、有生命力的知识流动和管理系统,以注意力流引导信息流、知识流,在师生的活动中生成资源流。让每一个网络教育的参与者成为信息、知识和教育资源的建设者,将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发展融入师生的生命活动之中。

(3)“共享性”强调教育资源的共享,鼓励师生在学习活动中合作学习,头脑风暴,共享资源。认为只有在合作与共享的过程中才能够激发每一个参与者的想象和创造力,推动教育资源像滚雪球似的增长。

为了实现资源的共享,就必须要求教育资源建设遵循“可重组性”、“标准化”的原则,否则,资源的流通与共享会很不方便。

“共享性”还要求有相应的政策法规,知识产权保护、革新推广措施等等。

共3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生主题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和研 下一篇:没有了